五福晋039(1 / 2)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刚让人送走宜妃,就暗自叹了口气。

   宜妃嘴上说着送汤,却是切切实实告状来了。

   宫里发生的事自然是瞒不过康熙,那些关于老五福晋的那些传闻他也早有耳闻。

   老五这桩婚事确实有些仓促,但康熙也的确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自大清入关后,为巩固统治,缓解蒙古地区的粮食需求,减少朝廷的压力,一直都鼓励牧民垦荒耕种。

   塞外苦寒,蒙古牧民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

   康熙一直有意倡导科尔沁及周边蒙古地区垦荒耕种。

   在他看来,蒙古田地高,且丰腴,雨雪常调,很是适合耕种,再加上,地域广阔,可开荒耕地面积十分客观,若是能合理开垦,前景十分可观。

   然而,蒙古族各部长期以游牧为主,不谙农耕,即便是耕作了田地,往往也是播种后便四处游牧,对农作物不管不顾,甚至都不能及时收割。

   关于蒙古地区农牧的问题,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康熙的心头大事。

   前些年,冀鲁豫连年灾荒,无以为生的农民纷纷出关进入蒙旗地区,为避免事端,康熙暗令各关对灾民放行。

   他此举也是有着汉民到了关外后,可帮着牧民垦荒耕种之意。

   然自此之后,蒙古王公们诉苦的折子像雪花般一封封递了过来,说一些汉民进入蒙地后,任意开垦,毁坏牧场,盗窃牲畜,致使牧民不敢夜牧,农牧矛盾很是严重,蒙民和汉民矛盾也日益严重。

   对此康熙也很是头大。

   他主张满汉一家亲,但两个民族融合本就不是这么容易的事,努力了这么多年也只是才有了如今的局面,更何况蒙民和汉民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