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教会监察官(加更求追读)34(1 / 2)

正如哈姆担心的那样,罗夏之所以被安眠教会盯上,与伊如兰脱不开关系。

一个月前,凶名卓著的恐怖组织“迷雾之子”袭击侯爵府,试图暗杀阿佳妮母女。

虽说这次暗杀行动并未成功,但是消息传扬出去,在临风城贵族区引起轩然大波,一时人人自危。

当代临风城领主康斯坦丁·温迪大公得知此事颇受震动,要求警方尽快查清真相,抓获仍有可能潜伏在城中的恐怖分子。

查来查去,发现当晚袭击侯爵府的恐怖分子当中竟然有一位年轻的“安眠使者”!

牵扯到教会头上,事情就变得更复杂了。

泰勒局长在一封写给临风城大主教兼修道院长阿加莎夫人的信中做出暗示:她的学生伊如兰涉嫌勾结“迷雾之子”,策划了这起暗杀行动。

众所周知,安眠教会崇拜女神“安眠之母”,称其为全人类的造物主和守护神。

“安眠之母”还有一个邪神妹妹,同时也是祂的头号宿敌,号称“清醒女王”,专门跟自己的姐姐对着干,创造了梦魇一族,为人类带来噩梦与恐惧,无法安心入睡。

“迷雾之子”崇拜的偶像,恰恰是邪神“清醒女王”!

可想而知,“安眠教会”必然会把信仰对立的“迷雾之子”视为不共戴天的邪恶组织。

顶着天才少女光环的伊如兰,自幼就被阿加莎院长收养,是她最器重的学生之一。

伊如兰涉嫌勾结教会的宿敌“迷雾之子”,无疑是一个令阿加莎院长蒙羞的丑闻!

正因为干系重大,泰勒局长没有公开披露此事,将这个烫手山芋推给阿加莎院长,要求安眠教会介入调查。

果然如他所料,阿加莎院长回信请求他不要声张,既然涉案人是安眠使者,教会有义务协助调查,搞清楚伊如兰的问题。

从那一刻起,这起案件实际上就从警方转移到安眠教会手中,负责调查的教士,正是深受阿加莎院长信赖的高级监察官麦考夫。

麦考夫尽职尽责地追查了半个多月,几乎把全城搜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伊如兰的踪影,只能认为她已经逃离临风城。

逃跑这种行为本身,就表明她心里有鬼,多半是背叛了信仰。

麦考夫找不到伊如兰,就从她的亲友查起。

伊如兰是个孤儿,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在教会里没什么朋友。

经常与她合作冒险的同伴,三个月前出城前往凡达林镇执行任务期间,集体失踪。

事后,只有伊如兰独自返回临风城,声称队友都被“迷雾之子”伏击,壮烈牺牲。

查来查去,城里唯二与伊如兰关系密切的人,除了阿加莎院长,就只有伊如兰的男友,一个名叫罗夏的平民少年。

麦考夫当然不会放过这条重要线索,找到罗夏家所在街区的警局,要求警方配合调查此人的家庭背景。

胡德警长还记得罗夏曾经帮他对付梦魇,对这个年轻人印象不错,在麦考夫面前替他说了不少好话,还特地指出罗夏是侯爵夫人的学生,不太可能勾结恐怖分子谋杀自己的老师。

没想到事与愿违,麦考夫听说罗夏与侯爵夫人的关系,反而加深了对他的怀疑。

麦考夫不了解罗夏,但他对自己的小师妹伊如兰可不陌生。

他很清楚伊如兰有多优秀,年幼时就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天赋,被院长收为养女。

伊如兰这样的天才美少女,最不缺的就是追求者。

如果伊如兰想交男友,有的是贵族公子哥排队向她表白。

这么优秀的姑娘,明明可以嫁入豪门,凭什么看中一个从出生到十六岁都平平无奇的平民少年?

这显然不合常理!

依照同样的逻辑,平民出身的罗夏,按理说不太可能跟侯爵夫人发生交集,怎么就那么巧捡到阿佳妮丢失的名贵首饰,主动送还失主,从而获得接近阿佳妮的机会,还恰到好处的显露出非凡的镶嵌天赋,赢得阿佳妮的青睐。

这与其说是巧合,更像是一个为了接近侯爵夫人而精心策划的骗局!

更巧的是罗夏成为侯爵府的常客不久,恐怖分子就发动了夜袭,从其行刺手段来看,显然对侯爵夫人的交际圈子、作息规律以及作案环境非常熟悉。

除非有内鬼泄露情报,提供掩护,众多来自外地的刺客怎么可能轻易混进戒备森严的侯爵府,事后又集体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么多巧合都发生在罗夏一个人身上,难道不值得怀疑?

基于上述疑点,麦考夫觉得有必要跟罗夏见一面,查清这个年轻人的底细!

……

“协助调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