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转眼秋季140(2 / 2)

百姓们顶着烈日埋头田野,一边收割稻谷,一边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今年的收成,计划着等缴纳了税赋之后还能留又几分,又可以拿出多少来给家里置办新的物件。

中午最热。

忙了一早上的百姓实在是受不了了,他们三两聚集在田边的大叔底下,一边吃了中午的餐食,一边闲聊了起来。

这一年,滁县可发生了不少大事。

陈李两家的事、薛陈学堂的建立、薛大老爷离世时发丧的排场、貌似还有某个婢女下嫁给了城北的三寸丁……

这种种,滁县的百姓们可不会缺少谈资。

“张三,你听说了吗?”

“什么?”

“滁县城北那贩梨的邋遢鬼娶了个俏婆娘。”

“就这事?我早就知道了。”

“那你知道她有了吗?”

“切!你神神秘秘的摆什么门道呢?你忘了我那丈母娘就是专门接生的?他家之前拿着鸡蛋登门了,说好明年生的时候让我丈母娘过去帮忙来着。”

又有一人讲话:“张三家消息一直都多,李四你摆这个出来,又能看到什么新奇?”

说话这人穿着布衣,上印有条纹,明显区别于其他着麻衣的百姓。

他叫薛隆,正是薛家七房里的那位。

眼下,他在滁县外购置了一个庄子,现在坐在树下闲谈的这些个百姓,基本上都是租他田地耕种的。

李四没注意到他的出现,听见话声后,下意识的回了一句:“我这不是给忘了嘛。”

顿了顿,意识到这个声音有些陌生,于是连忙回过头来。

等看见了是薛隆之后,便连忙站了起来,惊奇的说道:“薛……薛庄主!您不在庄子里乘凉,怎的突然来地里了?”

说着,又弯下身把自己刚坐的那块石头用衣袖使劲扫了扫,奉笑着道:“庄子请坐。”

薛隆摆了摆手,笑着道:“不用这么客气,就是今年地里长的好,我闲着也没事,便过来看看。”

跟着,又把话扯回到了张三李四等人之前聊的那些个话题:“张三消息多,今年发生的事也挺多。

说着,看向张三,道:“我听人家,当初在衙门差点挨揍的那李家的十二岁娃娃过几日就要参加县试了,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不对啊!”

张三一愣,然后接过话来:“庄主,您不知道进学之后,要先学满三百个时日才可以参加考试的吗?”

为了给自己的话增加可信度,末了又补充一句:“庄主,这可是朝廷规定的,难道您老家那边不兴这个?”

因为薛隆是今年才在滁县购置的庄园,所以张三这样问并不奇怪。

薛隆回答道:“兴这个啊,但今年朝廷对滁县不是有点特殊嘛,据说是礼部特地下的问,许他参加。”

嚯!

特殊?

说到这里,同样在此歇息的百姓们立马就来了兴趣,集体围了过来:“庄主说说?这里面是怎么个特殊法?”

薛隆目光一闪,随后便把之前月试获得好成绩,然后礼部特许可以提前参加县试的事情给简单的说了一遍。

众人听完之后议论纷纷,而其中却有一个皱起了眉头。

他怀疑道:“庄主,您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