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互相了解(1 / 2)

林涛摇摇头,男孩子到了青春期,喜欢学习的不多,特别是现在的诱惑又多,录像厅,网吧,游戏厅,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这个倒是好办,你大弟高中毕业了,我可以找关系安排他来当兵,也算不错的出路,二弟太小了,还是上学吧。”林涛出了隧道靠右,前边石牌东是手机一条街,大部分是卖二手手机的,新机也有。

“我有个战友转业去了劳动厅,现在下属一所专业学校当科长,他们帮很多大企业委培技师,比如广本,他们的数控专业很强大,还往军工企业,航天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绝对比一般打工的强多了,有三年的,有五年的,五年的不光有专业职称,还能搞个大专文凭,最后一年就去企业实习了。”

林涛轻松的可以解决,并不是自己多厉害,而是知道未来二十年的发展,更懂得利用人脉关系。

刚退伍的战友都忙着找工作,想办法生存下去,哪里有空搞关系,前世他就是比较自由,又有车,花钱也大方,整天的喝酒应酬,战友聚会基本都找他,很清楚大家的发展经历。

“真的吗?那太好了,现在正规大学都不包分配了,进大企业可不容易,学费贵不贵?”陈湘对这个完全一无所知。

“要什么学费啊,国家补贴的,到时候让我战友安排一个好专业,好老师,真学的好,留校任教都可以操作,大企业待遇也很高。”林涛撇撇嘴,那帮家伙操作的多了,很多厅领导司机,亲戚都塞进去了,属于常规操作。

“涛哥,你太厉害了,我愁的睡不着觉的事情,你轻松的就可以解决了,我这正规大学生,还是不如社会大学生厉害啊!”陈湘感慨的说到,看着林涛的眼神,多了一丝崇拜。

“这是不能相比较的,情商和智商是两码事,人脉关系和专业知识更加没有关联。”林涛摇摇头,这是个例,还是正规军厉害,要不然也不会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说了。

“其实我家在当地条件还可以,我家在镇子边上,我妈妈开了一个小卖部,家庭开销能挣得回来,而且我爷爷是退休的老教师,每个月也有八九百块钱。

我爸一直在工地打工,家里几亩水田,还有十几亩的山地,都种上了橘子,两年前刚建了三层的房子,把家里钱都花光了,再加上我上大学,还欠了两万多外债,我爸担子太重了,抽烟抽的很凶。”陈湘神情悲伤,她爸爸才四十岁,是整个家庭的支柱。

“放心吧,早期的鼻咽癌治愈的例子很多,中晚期还可以活很多年呢,买了手机立马给家里打电话,让你爸赶紧坐火车来,我们去火车站接他。”林涛一边停车一边安慰她。

锁好车门,作为花丛老手,林涛毫不客气的牵上了陈湘的小手,不理会她的挣扎,斯文个毛线啊,不上手怎么行,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循序渐进,下次搂着小腰也没那么突兀了。

“李老板,新年快乐,恭喜发财啊!”林涛对着一个年轻人说到,他说的粤语,福佬话与潮汕话同属闽南话的分支,算是”兄弟”,但是区别也挺大的,虽然他也会说福佬话,前世跟着老板学的。

“阿涛,你小子怎么来了,没同三哥出去蒲?”李老板算起李锋的同村族弟,差不多出五服的那一种

“带女朋友过来买个手机,办个动感地带的卡,和我一样的7650好了,海哥给个优惠,就算过年给我的利是了。”林涛不客气的说到,这些家伙都是玩水货、黑货的,正规生意都是个幌子,不需要客气。

“自己人放心好了,我给你拿个新的,过年好意头,你给3600块,原装电池和多功能充电器给你配齐,再送你一个好号码,里面五百块钱话费。”李昌海笑着说到。

“还是海哥够意思,下次多敬你几杯酒。”林涛也知道,这个价格真的没赚他多少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