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赵家人来了(1 / 2)

  几张破旧的桌子排在一起,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大家各自端着碗,想吃哪道菜自己挪个位置就行。

  因为没有凳子,大家也就没有什么讲究,吃得开心就行。

  孩子们最为高兴,今日不仅可以收到好几十份的压岁钱,还都吃得满嘴流油。

  虽然那些红包里顶了天也就几文钱,依旧让这些孩子兴奋不已。

  所有孩子中,也就林怡的收入是最高的,恨不得一家给她塞上一两银子。

  当然,林怡也不嫌少,毕竟若不是自己,他们这个年指不定过得多糟糕呢!

  何谈能够一家收入近百两?

  这个特殊的新年,众人都吃得肚皮溜儿圆,带着满足的笑容进入了梦乡。

  另一边,在距离沂州城差不多八十多里的祁连县,林承山带着一群面黄肌瘦、衣着破烂的村民,直接在县城的城门外落脚,每日里靠着城里大户人家的布施裹腹。

  倒不是他们一行人山穷水尽、身无分文了,而是粮食到处都限购,他们根本无法放开了吃。

  就怕吃了上顿,没下顿。

  万一到了后面粮食连买都买不到,到时候众人怕是真的得喝西北风了!

  第72章 赵家人来了

  过完年后,众人也休整得差不多了,又不需要像往年一般走亲访友。

  于是定下了年初三一早便启程赶路。

  这时间拖得越久,情势越不利。

  年初二一整天的时间,则是留给众人收拾,或是去城里转一转。

  林家这边的细软都是放在车里的,即使前几日用过了,后面又规整好了。

  因此,林家一行人决定一道儿去沂州城内转一转。

  一家人早起拾掇得整整齐齐,然后直接步行往沂州城府城方向走去。

  到了城门处,依旧是先交入城费。

  等大家看见城门处聚集了许多的流民时,才恍然,自己原来也是这逃荒队伍中的一人啊!

  府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繁荣的地方,因而这些百姓首先想到的便是到府城寻求生存机会。

  其次便是京都。

  像靠山村这一行直奔扬州城的,几乎是没有的。

  毕竟相比较于在遥远的江南的扬州城,京都不仅近,且更为繁荣昌盛。

  到达沂州境内这么多天里,林怡一直待在道观中或是上个山,倒是不曾往府城走过。

  自然,也就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道已经乱了起来。

  首先便体现在了入城费上面。

  外地人入城从原先的一个人十文钱,直接十倍增长,变成了一百文。

  不仅如此,还需要户籍以及通关文书。

  要知道这些人之所以叫做流民,而非是普通灾民,便是因为他们至多只带了能够证明自身身份的户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