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上)27(1 / 2)

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

多少祈祷在心中

让大家看不到失败

叫成功永远在

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

王杰与王韵婵

四季少了夏秋冬

让宇宙关不了天窗

叫太阳不西冲

宝总的外贸虽然不赚钱,也要一直做的。

怪不得阿宝后来不要沃尔玛的单子,太小,不灵。

这些琐碎的单子,其实好胸弟汪小姐最适合,汪小姐从27号能拉出一支队伍做这些事情。

九十年代国内最缺的是什么?答案是资金,大笔的资金。

土地财政会释放巨量的资本,必须有大量的外资和外汇注入,才能平衡土地财政释放的资本,把这些资本真正用到经济发展上面。

经济发展再带动土地升值,最终形成这个资本的闭环。

土地国有嘛,土地财政和外贸、外资对冲,国资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就永远不会变。

所以土地财政必须是国策,不可能变的,暂时也没有办法替代。

即使不做外贸,不再引进外资,也要想办法靠内循环,来消化土地财政释放的国内资本,简称国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九十年代开始的土地财政,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基石。之后几十年的大发展,从国策制定的最初就已经注定了。

外贸、基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基建的资金也来自土地财政的外资。房地产是基建带动的土地升值,房产用来锚定外贸产生的财富,不让这些钱进入消费领域。

一环扣着一环,这个严丝合缝的国策,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实行。

最开始的,就是遍及沿海的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

外资和外贸,是这个循环的起点。也就是说,在九十年代只要手里有足够的外资,买买买就行了。

现在是1990年,陶陶虽然知道哪里能找到外资,但也要一步步来嘛,路子要一点点铺的。

外贸是另一条路子,阿宝和汪小姐虽然现在做的都是小单子,但这些都是以后的渠道。最终这些涓涓细流,会汇聚成星辰大海。

所以啊,好胸弟汪小姐和阿宝,现在的宝总,做的外贸单子,再小也要做。

陶陶一直在和魔都电子集团,和地方,和国资管理部门等等,各种拉扯。

别嫌麻烦,要和现在的国企谈合作、谈股权,就得和这么多的单位和部门拉扯。陶陶只能挨个的谈,走爷叔的关系,挨个的走动。

赚钱嘛,什么都不做,怎么能赚钱嘛。

小飞乐已经确定没戏了,跟脚太硬。小飞乐会一直存在于中国的股市里,直到世界的尽头。

耶稣说不行都不好使,小飞乐的股票一定会永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