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金玉系的崛起(三)(1 / 2)

一波波狂舞的人潮在我眼前穿梭而过

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不停地传入耳中

一种被冷漠的感觉在欢笑声中淹没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只有我躲在角落

音乐是如此诱惑内心在激动

多希望有人来约我

每个人尽情狂舞浑然忘我

只有我还躲在角落

谁叫我如此冷漠又如此沉默

常把自己深深封锁

谁叫我不懂温柔又不会做作

让那机会一再错过

中国各地的电话号码,从五十年年代开始,陆续升级为六位数字。要到九十年代,各地才陆续把电话号码升级到七位数字。

几年之后,各地陆续升级到后来常用的八位数的电话号码。

从六位号码到七位号码,用了三四十年。从七位号码到八位号码,最快的只有两年。

六位的电话号码,显然不能让中国大多数市民拥有自己的私人电话。

整个八十年代,私人安装电话,都要向当时的电话局申请。费用也高达数千元,普通城市市民几年的工资才能安装一部电话机。

更广大的农村地区,电话有没有,要看电话线铺设到了没有。

电话线是随着电网铺设的,七八十年代,全国大多数地区才都通上电,最晚通电的村子已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八十年代,电话普遍村里才有一部,有的地区乡里才有。

城市市民打电话,主要靠公共电话。计时公用电话,是八十年代个体店铺的一项主要收入。胡同口某大爷(某大妈)喊一声,这个某大爷(某大妈)基本都是经营公共电话生意的。

在城市的闹市区,八十年代开始设立投币式移动电话亭,但很快就停止计划。因为八十年代的硬币发行不久,就停用了,没有硬币怎么投币呀?

再次启用投币式公用电话,要到九十年代发行伍角硬币以后。

到95年,开始发行IC电话卡,推广IC卡公用电话。

再往后数字电话进入公共电话领域,这时候出现一门新的生意话吧,专门经营长途电话业务。

旧的公共电话是程控电话模式的,长途电话收费比较高。话吧的数字电话,打长途电话比较经济,兴盛了几年,直到国内取消长途电话收费。

私人电话业务,要到九十年代各地陆续升级到七位电话号码后,才会全面铺开。

阿宝的公司开在和平饭店,原因之一就因为和平饭店有电话,还能任意拨打国际长途。

胡同口某大爷(某大妈)叫一声儿,这也不方便呀,通讯基本靠吼当然不行。

BB机填补了这个空荡,能直接收到来电号码,不用胡同口某大爷(某大妈),再喊了。

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全国陆续开通了126和127寻呼台,中国开始进入移动通讯时代的前奏。

随着BB机入网数量的上升,各地陆续出现私营的寻呼台,收费比较灵活,服务优劣不一。

寻呼台都是人工服务,主叫用户先拨打126或其他寻呼台。

再由寻呼台的女接线员,接听主叫用户要找的被叫BB机号码,和主叫用户的电话号码(通常为公用电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