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江南商会火龙案(1 / 2)

石少康上班的路上,看到了有些疯狂的人群。

在文房店门口,聚集了一大群人,他们向丧尸一样张牙舞爪,而文房店的老板手持一卷文书,像是拍卖行的拍卖师一样大声疾呼:“三两银子,这位公子出了三两银子,大书法家张昌书写的第一卷《将进酒》,章印俱全,有没有更高的,没有的话...

好,这位公子出价四两,四两一次,四...

五两!有公子出了五两,还有没有更高的,如果...

六两!

....”

石少康有些骄傲地策马路过,可惜古代不比现代,即使写下《将进酒》这样的诗词,认识他的人仍然不多,或许还要发酵一段时间。

到了刑狱司之后,石少康很明显地发现了众人对自己的态度略有不同,如果说之前的尊敬带了几分对太尉府的忌惮,那么现在,这份忌惮旁边又并列了一份尊重。

对文采的尊重。

“大人,这是我连写题写的,能给我签个名吗?”裴迁一脸谄媚笑容地悄悄过来,可惜他的这番表演白给,看到他动身的第一时间,数十人就围了上来,个个目光灼灼地看着石少康,人手一卷画卷一样的文书。

石少康轻咳了一声,道:“诸位同僚,感谢大家对我的喜爱,但是现在乃是办公时间,希望大家以公事为重,签名之事等午休时再说,如何?”

“是是是,是极,是我等鲁莽了,诸位且散去吧。”裴迁又是第一个招呼,还率先收起文书向外走。

其余人见状也都应和着散开了,石少康这才得以来到自己的办公区。

...

古人有一句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石少康一开始可能是突然兴起,可真的任职后,他还真就上心了,好像突然就有了社会责任感,仔细想想,当个包青天也不是坏事。

大夏朝堂党争还挺严重,虽然太尉党和林党的首脑人物都成了石少康的铁杆支持者,可下面的人千丝万缕,暂时不好轻动。

石少康的计划是借着两派党争的契机,把一些无可救药的去除,再拉拢一批,分化一批,尽可能稳定地让朝堂局势过渡到好的方向。

其中一个入手点就是刑狱司,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人自己可以隐藏得很好,可未必能把他周围的亲信也隐藏起来,这些亲信没有足够的自信自律,对局势也缺乏判断,难免嚣张跋扈惹出事来,到时候抓住痛脚猛踹,不信找不出正主漏洞。

可该从何处入手呢?

整整一天,除了给窦颖回信一封,给同僚们文书签个名之外,石少康坐在案牍之前翻看了许多卷宗,始终找不到切入点。

要么这些卷宗被美化过了,要么是被人挑选过,总之,都是些市井小民之间的恩怨情仇,跟官宦人家没有半点联系,哦,也不能说没有,好几卷跟太尉一系牵连颇深,几乎可以说是明牌引导石少康去查了。

但是石少康装作看不见放了回去,窦武的人自然有林辅国去收拾,他现在是太尉二女婿,目光得落在林党身上。

日暮,依旧没有头绪的石少康下班回家,跟淑妃睡了一晚上,次日早早起床,先到皇宫附近的延寿路,再从延寿路去上班,刚进入刑狱司便看到同僚们风风火火。

“发生了什么事情?”石少康问道。

裴迁见到石少康,顿时大喜迎了上来,道:“员外郎您可算来了,昨日发生了一件大事,江南商会火龙烧仓,死了三个人,快...”

石少康听完他的讲述之后,转身出门去了都尉府,副都尉蔡严已经带人查了小半夜,可现场烧毁太严重,许多痕迹已经不可查,收获寥寥。

“现在是什么情况?”

蔡严回禀道:“大人,经过我们彻夜调查,基本锁定了作案嫌疑人。

昨夜火龙烧仓之事,外界都传说是老天爷对大夏朝政不满,因此降下天火警示,可我认为,此事应当与江南商会的一名账房张说有关。”

“哦,详细说说。”石少康一边翻阅刚整理出来的报告,一边听蔡严报告。

“张说此人来自江南,是太尉同乡,原本老实本分做事认真,深受江南商会会长成因器重,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今年江南商会考核之后,他大概率是要升为总账的。

可大约一个月前,张说与好友在翠薇居聚会...”

“翠薇居是何场所?青楼吗?”石少康插嘴问道。

“翠薇居乃是京师一等一的清倌人卖艺之地,宣称卖艺不卖身,明面上是不提供私密服务的,但要是看上眼了,他们也不管。”蔡严解释完继续说道:“张说在翠薇居结识了清倌人赵燕子,这赵燕子可不便宜,莫说那啥了,就是吃一顿饭喝几杯酒,便要几十两银子。

张说在江南商会虽然薪资不低,可也禁不住这般消耗,于是便做起了假账,偷偷挪用公款。

这老小子在江南商会工作多年,熟悉各级流程不说人缘也好,短时间还真没人察觉到异常来。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这入秋之后,商会开始查验账目,这老小子担心暴露,便趁着其他人轮班查账的时候偷偷放火...”

“可有实证?”蔡严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前因后果都很清楚,可他毕竟来自后世,对一些事情总是持有怀疑态度,毕竟抢匪入账百万,银行丢失几个亿的新闻报道也不是没听说过。

“有啊。”蔡严昂首挺胸道:“昨夜我连夜提审了赵燕子。她有一笔账,上面记载了张说这段时间在她身上的花费,数额之大远远超出张说的经济实力。

人证物证俱全。”

石少康微微皱眉,这么巧?

“赵燕子的账本上就记载了张说的花费?”

蔡严摇头,道:“那倒不是,她也是个妙人,账册上记载的都是些家庭条件一般的人,她也怕自己牵扯到了什么贪污腐败的案子,像一些声名在外的富贵公子她就没有记载。

除了张说之外,另外还有几个人,我简单查探了一下,要么是偷卖家中藏品的庶子,要么是走远发财的暴发户,还算准确。

不过做她们这一行的,别的可以没有,眼力见一定不能少,所以也不足为奇。”

“所以,这案子就这么破了?”

“还得大人复查。”一般的案子蔡严作为副都尉盖个印就完事了,可这个案子死了人,还跟江南商会,太尉党有所牵连,自然不是他一个小小副都尉所能决定。

太丝滑了。

石少康前世也算是探案爱好者,对于如此丝滑就破案的案子抱着本能的怀疑,太顺了,顺得不对。

“死了三个人,他们叫什么?”

“张麻、楚寻、赵建安。大人可是还有疑问?”

“他们做什么的?”

“啊?查账的,账房啊。”

“他们跟张说的关系如何?”

“关系,同僚吧,具体,应该是不错的吧?”

“让人去查一下他们三人与张说的关系怎么样,另外,张说的踪迹找到了吗?”

“昨夜案发之后,已经通知城门尉,早上开城门之前交付了画像贴于城门,现在应该还在城里。”

“张说家中搜查了吗?”

“差了,妻女老母皆在家中,说是昨晚下班回家吃完饭就出去了,至今没有联系。”

“派人去他家守着,暗中保护张说家小。”

“您是说?”蔡严表情凝重地看着前方,手掌轻抚着下巴短须。

石少康点头道:“不错,我认为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江南商会这么大一个组织,竟然让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账房把总会给点了,哪怕整个过程看起来再合理,我都很难相信这就是事实。”

“明白,我这就调派人手。”

蔡严走后,石少康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一会,然后起身,招呼都尉府新来的都尉史宇文默道:“安排一下,我要见赵燕子。”

“喏!”宇文默下意识要行礼,瞬间又收了回去,领命带人离开了都尉府。

不一会儿,宇文默将赵燕子带到了都尉府。

石少康看着这个略施粉黛,眉眼之间带着疲倦,可难掩绝色的女子,不由得暗自感叹;质量确实高!

不怪张说挪用公款也要亲近。

“民女赵燕子见过大人。”

“赵燕子,你可知我为何请你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