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离别(二)195(2 / 2)

那位大弘的郡主程柏蘅,古丽苏如合不知她是真心爱慕赵卓,还是一点也没将他放在心上,也不知她是聪慧通透的敞亮,还是不谙世事的简单。据艾尔肯讲,那日在哈密,父王将她一人请到宫里叙话,她所展露出来的峥嵘令父王暗暗心惊。

那日傍晚,程柏蘅行礼落座之后,哈密王对程柏蘅讲了许多赞赏的话,意思就是说程柏蘅勇敢智慧,救了他的女儿和外孙,他非常感激,愿意奖赏她一袋价值连城的宝石作为酬谢。不过哈密王絮絮讲了许久,有时艾尔肯很短一句话便翻译完毕,一点也不像程柏蘅一路遇见的所有的直爽热情的哈密人,难道这就是贵族喜欢的说话方式?再说,这次前来哈密,程柏蘅二人日夜兼程为的是早日借到军队回西羌平乱,哈密王定然也知他们的心意,可为什么总是说这些不痛不痒的话题,难道另有深意?

见程柏蘅盘腿而坐稳如泰山,没有焦急也没有催促的意思,哈密王又开始讲哈密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实是人烟稀少,军队不像大弘那样多,维护疆土也仅仅是足够,又是好生啰嗦一阵。最后他话题一转,道:“我与谋士们斟酌了很久,最好的办法还是派出一支军队,去和硕特部将我的女儿和外孙接回哈密来,我可以给他们一辈子安稳富足的生活。”

程柏蘅一直不动声色地听着,见哈密王如此讲便站起身来抱拳道:“感谢大王邀请大王子妃到哈密避难!只是古丽大公主若回哈密,是大王自己的家事,待多久都全凭她自己的意愿。大王孙赵彦是西羌人,西羌国不会让自己的血脉流落到异乡一辈子,早晚会派人来接他的,且他来不来哈密也还得要他自己的意愿。既然大王一片好意,我愿随大王的军队一道去接大王子妃母子。”

见程柏蘅不卑不亢,没有丝毫恳求之意,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哈密王反而接不下去,他轻轻咳嗽一声,望向艾尔肯。

艾尔肯会意,干笑几声问:“程郡主,你是大弘的郡主,现在还不是西羌人,古丽大公主委派你来哈密送信,难道你的话也能代表九王子的意思?”

程柏蘅心道,看这情形,怕是就要提条件了吧。她沉吟片刻,从怀中掏出狼头令牌交给哈密王道:“九王子将此令交给我,令我全权处理在哈密的一切事宜。”

哈密王拿着狼头令牌端祥一阵,点点头还给了程柏蘅。他自然知道西羌每个成年王子都有一正一副两只狼头令牌之事,见令如见人,这只令牌自然能够代表赵卓的意思,或者说无论执令牌之人做出什么承诺,赵卓也必然会兑现。

哈密王问:“程郡主,我很好奇,我不出援兵,你为什么不恳求于我?”

程柏蘅正色道:“大王,做出这个决定是你与谋士们深思熟虑的结果,自然代表哈密的利益。如果我再三向你恳求的话,就算大王答应派出援兵,以我的恳求能派出的援兵又能有多少?五百还是一千?虽然聊胜于无,却是欠了哈密国一份人情,所以还是不要恳求的好。”

哈密王被她的一番话给噎住了,半晌才干笑两声道:“倘若我要提条件呢?”

程柏蘅道:“那就请大王说来听听。”

哈密王道:“这条件一便是,你不能嫁给赵卓。”看着程柏蘅面色一惊,随即又恢复平静,哈密王心中暗暗有一点点报复的快意,刚才这个小丫头将自己的气势压制下去,他心中自然有些不痛快。不过很快,哈密王又告诫自己,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一个小女娃生气,提这个条件并不是因为报复,是因为这才符合自己女儿和外孙的最大利益。

程柏蘅道:“还有其他条件吗?请大王一起说了吧。”

哈密王心中畅快便也不掖着藏着了,他道:“条件二,赵卓得胜之后,我们要得到北境城墙以南两百里的土地。条件三,两国盐铁交易免税,哈密人可与西羌人一样自由买到铁器。”

程柏蘅知道,北境最北端有一片西羌最富饶的土地,有发源于天山的河流环绕,水草茂盛,牛羊成群,物产也很是丰美,这一块土地的税赋占西羌总税赋的两成。盐铁两税也是西羌税收的重要支柱,占朝廷进项的一成。哈密不产盐铁,百姓所用盐铁和军队所用武器的材料都是从两国榷场购买,西羌便在卖往哈密的盐铁中收取三成的税,这个税收得也不高,毕竟哈密不与大弘搭界,只能通过西羌来购买,且哈密武器制造得多了,受威胁的自然是西羌。税赋加上长途的运输花费和商人的利润加成,到了哈密之后盐铁的售价将近西羌的两倍,就算这样哈密也不能买到足够的铁器,有时军队的箭头还是硬木削的。哈密王这个算盘打得好,提出这两个条件是想要西羌的半壁江山啊。

程柏蘅不动声色,直视哈密王问:“大王,别的我明白,我想请问大王,我不能嫁给赵卓的原因。”

哈密王拈了一块甜瓜嚼着,慢慢道:“你也知道,在西羌兄长死后,将由继承家产的兄弟来娶他的妻子,还要指定兄长的长子为下一任继承人。古丽是要嫁给赵卓的,而你不能。”

程柏蘅眉毛一扬,问道:“西羌男子可以娶几个妻子,那我为什么就不能嫁给赵卓呢?”

哈密王道:“在大弘,虽然郑景儒与郑辰理各自据半壁江山互不相让,不过郑辰理的胜绩更多,我更看好他这边。目前看来,赵卓那小子对你言听计从,将来若你生下孩儿,难免不会对那个王位有想法。你年轻美貌有勇有谋,你的背后有大弘的支持,你还有赵卓的宠爱,我的女儿和外孙恐怕不是你的对手。别告诉我说发誓什么的,我不信那些鬼话,赵硕那贼子就藩时也向他父亲起誓说什么忠君报国,哼,到最终不还是……”

程柏蘅反问:“大王就不怕我也是这种背信弃义的人?”

西羌王哈哈大笑:“我相信我女儿的眼光。我们哈密人有一句俗语:宁肯相信借你钱的人,不能相信向你借钱的人。你救了古丽和彦儿两个人的性命,凭你的心性定然不会加害于他们的,但你的儿子就一定不会这么想了,他若心生怨怼,他若一定要那个位子,你会帮哪个?所以,你必须不能嫁给赵卓。”

程柏蘅道:“如此我还得感谢大王对我品性的认可。不过大王应该知道,我只是一位武官家的女儿,太子派我来西羌和亲才封了郡主。在大弘,人人都知道我要嫁给西羌的王子。如果我就这样退亲回到大弘,太子会觉得我有辱使命,会厌弃我们父子,我的父亲会觉得我有辱门风,将来也没有人会娶我。可赵卓对我一片真心,倘若他不能平叛成功,我们二人都有一身好功夫,走到哪里也可以过得逍遥快活。倘若上天垂怜,他能平叛成功,我也有二王妃的位子可以坐。我不嫁赵卓,对我只有弊没有利,大王又如何觉得我会答应你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