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过年(四)160(1 / 2)

待得天色微明时,程柏蘅才沉沉睡去,可不久就有人大力敲门,“蘅姐姐,快起床啊。”

“蘅姐姐是在睡懒觉吗?现在都很晚了。”

程柏蘅从床上一跃而起,今日又错过了练功的时辰,她推门看去门口站着小青他们几个大孩子,个个穿得很是精神,都背了自己的弓和箭篓。

“蘅姐姐你不是说要带我们去山上射兔子的吗?我们都准备好了。”秦四郎站得笔挺,拍着自己的小弓道。

程柏蘅问:“你们都起得这么早,吃早饭了吗?”

秦三郎提起干粮袋子道:“我娘刚蒸的包子,咱们带在路上吃。”

程柏蘅一看,干粮袋子还冒着热气,便笑道:“刚蒸出来的包子不吃,过会儿冻成冰疙瘩了还怎么吃?咱们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来,到堂屋坐下吃完了再出去。”

秦四郎问:“咱们边走边吃吧,我都等不及要上山了。”

程柏蘅哄道:“边走边吃,吃一肚子凉风,会肚子疼的。”

几个孩子这才不情愿地放下弓箭,乖乖到堂屋坐下吃饭,程柏蘅也趁着这个机会洗脸漱口。

待吃完饭收拾停当,程柏蘅去拿自己的弓箭时,发现自己做好的两张弓都不见了,墙上挂着一张漂亮的柘木反曲弓。程柏蘅取下这弓伸手试了一下,弓很轻,约摸不到二斤,木质柔软韧性也极佳,感觉弹性十足。

“喜欢这张弓吗?”赵卓悄悄走了过来。

程柏蘅笑着拉开弓,转身对准赵卓做了一个放箭的动作,赵卓会意捂住自己胸口,痛苦呻吟道:“啊……你、你为什么要射杀我?”说着瞪着眼睛委顿倒在身边椅上不动了。

逗得程柏蘅格格直笑:“对不起啊,射错人了,以为是坏人在我身后呢。”

赵卓大声嚷嚷着跳了起来:“太冤枉了,好心送你弓,还被当成坏人来射,怪不得我死都不能瞑目呢。”

程柏蘅问:“赵卓,你怎么这么会制弓?”

赵卓道:“小时候我的骑射师父教我的,他制的弓那才是真叫漂亮,射程远不说拉起来还不累,我也只是学了一点皮毛而已。阿蘅,今日是你的十五岁生辰,送给你当及笄礼好不好?”

程柏蘅抚摸着弓漂亮的弧度道:“你是怎么知道我的生辰的?”

赵卓笑:“在午子山的时候就知道了,听你身边的两名妈妈闲聊时说起的。”

程柏蘅眼梢微挑:“你那时候是在监视我们吗?”

赵卓盯着程柏蘅的样子愣了片刻,然后笑出了声:“阿蘅,你知道吗?你现在的样子就像一只刺猬一样,前一刻还是一只乖乖的小兽,别人触碰你一下,你就骄傲地炸开满身的刺变成攻击的样子。不过,我就喜欢这样张牙舞爪的你。其实我也说不上监视,那时候我在午子山停留了两三个月,就是想远远的看你几眼。那段日子,我时常去山下那间小饭馆吃饭,你身边的两个妈妈赶集回来也在那里落脚喝碗油茶,有一回刚巧就坐在我旁边的桌上,那个陈妈妈不怎么爱说话,但那个关妈妈说话的声音可真不小。她说,‘都说十羊九不全,一人坐殿前。咱们姑娘是正月十六开了春的羊,运道自然是好的,将来啊说不准还要做个娘娘的。’”赵卓学着关妈妈的口气。

程柏蘅脸上露出羞赧之色:“你说得对,我脾气太急了,请你不要介意。对了,西羌也有及笄礼吗?”

赵卓道:“是啊,西羌与大弘本来就是一脉相传的,几百年前因为战乱才分成两个国家的。不过我们西羌也混杂了周围游牧民族的文化,很多传统习俗与大弘也是有一些区别的。前年夏天我们才为宁儿举行了及笄礼,那天我们西羌的姑娘都要穿上漂亮的绸缎衣服,由三个家中辈份最高的女性长辈为她梳上满头小辫,再挽成了一个发髻插上一支漂亮的簪子,然后大家送上礼物后开始通宵喝酒唱歌,祝福这个姑娘能找到一位如意郎君,一辈子健康平安,将来生一大堆小子和闺女。”

程柏蘅将弓背在身后道:“我很喜欢你送我的礼物,不过请你不要告诉别人今日是我的生辰,我怕秦大娘又要兴师动众地做一大桌子菜。”

赵卓温和地望着她道:“在这里过生辰,就是委屈你了。”

程柏蘅又问:“哪里有委屈?有人想着我的生辰,还有礼物收,我可开心了。做这把弓要多长的时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