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密语(一)140(1 / 2)

昏黄烛光映在郑辰琮的脸上,高挺的鼻梁在半边脸孔留下一大片阴影,那深邃的眼睛中星光点点。

自“沈苓”随驾离京前往四象围场,两人已有一月未曾见面了,“沈苓”觉得阿舅清瘦了一些,相貌更加俊逸非凡了。这些日子,他亲率几十名谍卫混在围观迎亲队伍的人群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郑辰琚救出,算起来此时韩王应该已经到了汉中兄弟团聚了。紧接着,他又带人一路赶往猕山,在山匪作乱之时演了一出戏,扮作山匪中的一员“杀害”了燕王夫妇,实际上则是偷梁换柱将燕王救走了。

弘昌帝回朝后,得知韩王郑辰琚走失已有半月余,殿前司都指挥佥事陈正仪、刑部左侍郎郭普和京防司点检祝勤都派了不少人手搜索了几天,均无果。他勃然大怒,大骂陈正仪怠忽职守,连一个疯傻之人都看不住,当下责廷杖二十,罚俸半年。分派到韩王府中的府兵和太监也一个个没落得好,宋德海和那日当值的小旗被杖杀,其余的几个也都挨了板子罚了俸。

“阿蘅,我脸上有花吗?你盯着我看了好久,我刚才说的你都听见了?”郑辰琮推了“沈苓”的手臂一下。

“沈苓”回过神来,讪讪道:“哦,刚才想起了些别的事。阿舅刚才说到哪里了?”

郑辰琮兴致很高的样子:“说到了和敬郡主的儿子王延,他也是你的兄长了,上月二十他办了喜事,娶的是董枢密使的孙女董方。刚才你想到了什么,那么入神。”

“沈苓”道:“韩王走失,燕王夫妇被劫杀,虽一件算作是郑景儒老贼的手笔,可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以郑辰儒的奸滑猜忌,怎会不怀疑其中有人作祟。上一回丢了布防图,郑老贼便从皇宫里下手,这回在京城中肯定会大肆搜捕间谍暗桩。阿舅,你和你手下的人可要加倍小心才是。”

郑辰琮道:“阿蘅,你提醒的是。最近我们的人接连办了几件大事,一个个都有些洋洋自得,是该警醒一些了。我明日就派人到各处说一说,好叫他们时刻小心。”

“沈苓”问:“我们的人虽是分散在正京城各处,但多在太子殿下的铺子中做事,如果他们要是出个什么事,会不会牵连到阿舅身上?”

郑辰琮道:“我们的人大多都有正京城的户籍,而且都是三年以上的民籍、匠籍和商籍。我与各处联络都是有专人单线联系,各处谍卫只知道正京城里有个老大,不知老大是谁,就算有人出了事挨不住刑讯招了,一时半会也不会牵扯到我这里。这样吧,打从明日起,我就下令那些没有上好户籍的,还有与我一道去猕山的那几十个兄弟,都安排到城外庄子里听从调遣,等避一避风头再叫他们进城便是。”

“沈苓”点头:“此事干系重大,再小心也不为过。”

郑辰琮道:“前日,我的南货铺子进了一大批货,里面有两罐从交趾购来的靛梅,这下材料终于集全了,我已将旁边院子空出来,以后你就在这边配药吧。”

“沈苓”喜道:“比预估的时候还要早上一些呢,这下有功夫好好好按配方推敲一番了。此前我也想过在我的小药房里配药,可这些药非同小可,我身边又人多眼杂,一不小心会被人窥知,在你家配药就不用操这些心了。以后我每夜三更过来,五更回去,这两天你先帮我配齐药房里的一应物事,后日我就开始配药。”

郑辰琮道:“阿蘅,这样太辛苦你了。”

“沈苓”道:“细细算来,我还能以沈苓这个身份在正京城待两月,在此期间就尽量为太子殿下多做些事吧。阿舅你放心,我身子壮得很呢。”

郑辰琮目光温和地看了她一阵,才掏出几张纸卷展开给“沈苓”看:“阿蘅,你现在做的事如履薄冰,可是我不得不再给你一项任务。这是从平靖联军的流星报马那里得的,是由我们三百多名斥侯在联军主营外山中埋伏多日,一日内从各处捉了四个流星报马,还折损了不少人才得来的。这上面写的肯定是军报,可全是数字暗语,而且俘虏来的流星报马也都瞧不懂,说军中只有几个主将才能看懂。咱们找了不少谋士来破解这些暗语,可费了很大劲都说破解不了。你看,这一封信是要送到京城兵部的,袁总兵觉得这暗语肯定是由兵部所制的,这才捎到京里来,让我们想法子将这些暗语破了。”

“沈苓”接过纸卷打开,共有四张纸,纸上印着稍大的红色格子,每行六个,共六排。每个格子中都写着三排数,例如“十一、四”或是“二十、二十三、三”“五、十一、六”……这些纸上有写了十几格的,有写了二十几格的,都没写满。“沈苓”手指在那些格子上比比划划,喃喃道:“暗语,暗语,一定有什么规律。”

突然她抬起头对郑辰琮道:“每个格子中有三个数,这些数必然能合成一个字。阿舅,你看这四张纸里头有三张有写着‘五、十一、一’这个数,这肯定能合上一个军中常用的字。难道这前两个数字分别代表着半个字,最后一个字为这个字的结构,如左右布局、上下布局,还有框的、带底的、出头的……就像咱们小时候开蒙时常玩的添笔造字游戏,比如一个‘日’字、一个‘一’字,合在一起能合成很多字,田、申、旦、目、甲、由、旧……对军事情报而言,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可不敢乱用,必得找到正确的破解之法。”

郑辰琮喜道:“阿蘅,你一下子就看到这密语的关键之处了,咱们军中十几名谋士聚在一起琢磨了好些天,也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