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夜归127(2 / 2)

出了璧辉堂,赵卓一下子拉下脸来,伸手捏住“沈苓”的手,一连串地问:“昨晚你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去了哪里?和谁在一起?”

“沈苓”抽了下手没挣脱,急道:“放开手,别人都看着呢。”

赵卓气哼哼道:“还知道害臊!你不说清楚,我便不放手。”

“沈苓”道:“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

赵卓想了一下,道:“那就去双月亭吧,周围一览无余,也无闲杂人等,想怎么说都行。”他也不撒手,牵着“沈苓”的手一路来到了双月亭。

寿湖中的荷花还是开得那样热闹,赵卓的语气却是和脸色一样冷冰冰的:“说吧。”

“沈苓”这才抽出手来,气鼓鼓道:“多谢你刚才帮我圆了谎。”

赵卓道:“那你解释一下‘佳人在怀’什么的,你到底去和谁私会了?”

“沈苓”余怒未消,负气道:“九王子,这也轮不到你来问我吧,我可还没答应要嫁你呢。”

赵卓一下子站了起来,急道:“你是没答应要嫁我,可也不能背着我红杏出墙啊。”

“红杏出墙?”“沈苓”气笑了,“我昨晚出去见了我的师父,因夜里公主头风症犯了没找到我,今日我便推说去见你了,这不刚说完你便来了。多亏你还算机智,没给我露馅。”

赵卓道:“师父?是玉葵师父来正京了?”

“沈苓”:“你也知道玉葵师父?不过不是她,是教我易容的师父。”

赵卓面有得色:“我怎么不知道玉葵师父,在午子山我可是与你比邻而居了好几个月呢。不过,我不喜欢你易容的师父。”

“你又不认识我师父,为什么不喜欢她?”

“我还是喜欢这张假脸之下的那个姑娘,可因为这位师父,那个姑娘近在咫尺,我却看不见她的脸。”赵卓望着“沈苓”的眼睛轻声道。

“沈苓”被他看红了脸,忙咳了一声问:“今日你亲来公主府有何贵干?”

赵卓从怀中掏出一个缎面荷包递给“沈苓”,笑道:“昨日我得了一样小玩意,就想过来亲手送给你。”

“是什么?”“沈苓”好奇地打开荷包,里面是一对金手镯,手镯上还各带着一对小吊坠,其中一只手镯的吊坠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儿,每个只有花生粒那么大,小娃娃圆滚滚胖乎乎,雕得活灵活现,憨态可掬,让人见了不由生出乐而忘忧之感。另一只手镯的吊坠是一对振翅翱翔的大雁,两只大雁昂着头翅膀一扬一伏,一对眼睛是用红宝石镶成的,打制得极是精美。

赵卓见“沈苓”看得高兴,便拿过一只就往她手上戴。沈苓虽是喜欢却是连忙摆手:“这、这不是什么订情之物吧。”

赵卓笑出了声:“阿蘅,你也太小看我了吧,我大小也是一位王子,就算要送个订情信物少说也得是个价值连城的宝物。这个小玩物也不值几个钱,只是觉得它精巧好玩才拿来送你的。”不由分说将两只手镯全套在“沈苓”手上,左看右看道:“好看好看。现在给你的才是信物,你一定要收下。”从怀里掏出一样圆饼形物事递到她手边,“沈苓”接过来细看却是一块银制令牌,一面雕着一头仰天长啸的狼头,另一面则是以阳文雕着“玖赵卓”三字,看来是一枚印章。令牌下方还铸有一根管子,“沈苓”一看即知这管子能够吹响,这又是一只哨子。

赵卓道:“这是我的狼头令牌,有一正一副之分,这块银制令牌是副令牌,金制令牌我自己随身带着。见此令牌如见我本人,可以号令我隐伏在各处的所有人手。”

“沈苓”推拒:“这样要紧的令牌,我怎么能收?”

赵卓郑重道:“咱们既是盟友,那我也不瞒你了,我在正京城埋下了百余条暗线。阿蘅,你们在京城做的事要紧,若有什么需要我的人手,只要出示此令牌便如同见我本人,除了杀我这样的命令,若有其他号令我的人是无一不遵的。咱们既已结盟,就更要互通有无相互照拂。倘若哪天我需要你们相助,也能放心开口。”接着又向“沈苓”介绍了自己的谍卫在京城里的主要分布。

“沈苓”衡量了一番利弊,道:“如此我就收下了。赵卓,收了你这样贵重的礼物,日后我必有礼回赠。”

赵卓笑道:“只要博美人一笑,我便比收什么礼都高兴。”

“沈苓”却郑重道:“不,我定会还礼的。”

赵卓笑:“好,我就等着你来还礼。”

“沈苓”转了个话题问:“好几日未见着宁儿了,她都在忙什么?”

赵卓道:“前些日子,她结识了正京的几位小姐,这几天都有人陪着她到处买衣料首饰,她的嫁衣正由娴雅绣坊的几位绣娘绣着,她也日日过去盯着,可忙得紧呢。其实我今日过来还有一事,我想咱俩明日陪着宁儿去趟燕王府吧,宁儿自己不好过去的。”

“沈苓”想了想点头道:“好。宁儿还有半个多月就当新娘了,你作为娘家人也该去看看宅子预备得怎么样了。”

赵卓笑:“是啊。我俩也不懂大弘的习俗,还得阿蘅来帮我呀。”

“沈苓”道:“我也是一知半解,不如请……”

“别,别叫这位殿下了,她总爱取笑咱们。宁儿他们的喜事总有鸿胪寺来操持,咱们就去看看走走过场吧。我这就叫人递贴子去燕王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