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郑辰玦126(2 / 2)

“既然你求情了,就只罚他半年俸禄,以儆效尤。”弘昌帝又瞧了瞧郑辰玦左脸伤口结出的细细血痂,问:“辰玦,你脸上的伤会不会留疤?”

郑辰玦道:“梁院使看过了,说划破的伤口很是表浅,抹了御制的生肌膏,过上三五天结痂脱落了,再经上一个夏天就看不出来了。”

“嗯,那就好。”弘昌帝转向二皇子:“辰璞,朕安排你与陈尚书一起查这桩行刺案子,可有什么进展了?”

二皇子郑辰璞恭敬道:“昨日儿臣与陈尚书亲至鹰翔岭查案,夜里便宿在了山里。刑部的仵作又发现了一些线索,现下刑部的推官正顺着线索往下查,一时再无更多发现。”

刑部尚书陈平之立于郑辰璞侧后方,脸色青灰青灰的,眼眶也黑了一圈,看上去比那几个吞毒身亡的刺客强不了多少。年逾六旬的陈平之一昼夜的功夫到鹰翔岭那个崎岖蜿蜒的地方打了个来回,不说爬山涉水,就算坐马车也差点把这老骨头颠散架了。何况夜里宿在山里风声大夜枭啼,便没怎么睡着,因此脸色难看得很。弘昌帝看上去也有些不忍,便命人给他赐了座。

陈平之坐在凳上双手扶膝,道:“陛下,昨日尚衣监织造处的几位管事分辨了那刺客头目所穿的袜子,料子是大竹苎麻的,暗纹也是竹叶纹,这料子产地是蜀东大竹。刑部的仵作剖开刺客的肚子,胃里的食物有米饭和泡菜。刺客从崖上纵下时腰上缚的绳子是白藤藤绳,不是咱们北方常用的麻绳和草绳,也是蜀地才产的。因此,老臣与大殿下都认为这帮刺客应是反贼郑辰理所派来的死士。”

弘昌帝闻言微微颔首,却见首辅戚南星皱眉拈须不语,便问:“戚首辅对此怎么看呢?”

戚南星是三皇子妃的伯父,当年楚王就藩时他就一直在楚地任总督,后来弘昌帝登基后他先是任了几年户部尚书,之后入阁做了首辅也有六年了。戚南星行事老道,对弘昌帝也极是忠心,弘昌帝也对他很是爱重。戚南星躬身道:“陛下,老臣对此存有异议。一则既然刺客着意消除兵器上印记,换上当地寻常百姓的衣服,却为何还要穿上一双蜀地产的袜子?二则这些刺客怀着必死之意来行刺三皇子,最后一餐饭必然是要吃些好的,为什么要吃些米饭和泡菜?就算他们喜欢吃这样的饭食,但京郊百姓吃米的不多,只有城里大的粮店才会卖米,这些刺客要隐秘行事,不便采买烹煮,在这深山野岭中还是带些面饼干粮更容易一些。三则老臣曾数次经过鹰翔岭,那崖顶至谷底颇有些距离,刺客若想从崖顶跃下需要十丈余长的绳,藤绳虽更坚韧但也较为粗厚,要从蜀地运到正京这么一批藤绳很是不易,且玉莲山所产的麻绳相比更轻更软,也容易买到,用藤绳岂非一件滚石上山之举?四则这些证据皆指向蜀地,倒教微臣觉得其中另有蹊跷。”

一番话讲得有条有理,三皇子郑辰玦连连点头。

郑辰璞却道:“父皇,戚首辅此言甚有道理,只是有些看法儿臣不敢苟同。三弟从楚地回京历时一月余,这么长的时间刺客肯定做了充足准备,运些藤绳、买些白米这样的常用之物也不算太难。再则有道是百密一疏,这伙刺客中当官的有双透气的袜子也是寻常。反贼郑辰理狼子野心,这么多年来一直痴心妄想夺我大弘江山,这次三弟在楚地监军大胜归来,郑辰理必然怀恨在心在三弟归途中伺机报复。只是儿臣不知戚首辅为何要为反贼郑辰理开脱。”

戚首辅躬身道:“二殿下说得很是有理。老臣的意思是不要将查案的方向局限于郑辰理那边,而是要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

陈平之道:“陛下,微臣只是将所寻到的线索向陛下回禀,既然证据多指向郑辰理,便不得不要向反贼的方向继续深查。至于其他的方向,刑部也一直在寻找线索,只是一时并无进展。”

弘昌帝面上不辨喜怒,又对郑辰璞和陈尚书道:“你们刑部继续去查吧,最好能找到逃走的那三个刺客。”郑辰璞和陈尚书称是告退。

弘昌帝又对郑辰玦道:“朕休息一会,你与亓尚书在殿外听宣吧。”

待室内空无一人,弘昌帝起身去推靠墙的书柜,却见书柜上摆着的那幅绣屏摆件歪了,他皱眉道:“周全。”

周全应声过来:“老臣在。”

弘昌帝指着那摆件道:“今日哪个当值?”

周全一看,是弘昌帝最爱的双面湘绣绣屏歪了,赶忙上前垫着帕子双手小心地扶好,一边道:“陛下恕罪,是老臣没安排好人手。今日当值的是小德子。”

弘昌帝冷哼一声,道:“粗手笨脚也配来御前伺候?杖责二十板子,发去苦力司做粗使吧。”

周全退下。弘昌帝久久注视着绣屏上的赏梅图,雪中傲然盛放的红梅花树下,那身披大红鹤氅的女子背影窈窕,一只素手伸出去似要触摸那梅花。绣工精美,栩栩如生。弘昌帝将绣屏翻转过来,梅花树下的那名女子容貌姣好,眉目如画,面上带着动人的微笑,一只素手扬起似与人道别。弘昌帝的手指指腹轻轻触摸着那绣屏上的女子,良久才重新摆好,推开书柜取出那张布防图,令周全重新宣三皇子和兵部亓尚书过来商议楚地战事。

另一边,小太监赵德海冤枉得紧啊,几年来他一直小心翼翼勤勤恳恳,不但差事做得好伺候师父也尽心尽力,如此才得师父周全的青睐,得了御前洒扫的活计。师傅嘱咐,每日殿中一应摆设擦好后一定归放原位,他可是规规矩矩按师傅说的去做,那绣屏摆放的位置都是先看好了,擦好书柜后又小心捧回原位的。这下倒好天降横祸,不但白白挨了二十板子,一片大好的前途也全毁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