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桃花宴(一)106(2 / 2)

“你这是怕黑吗?不如你到最前面坐,那里亮堂。”赵宁儿关切道。

王瑶摇头道:“谢谢燕王妃关心,现在好了。咱们看戏吧。”

欢快的笛声中,彩色的影子映在了白纱布上,依依垂柳下一个娉婷少女手挽竹篮在喂鸡,不多时又在月下舞剑,幕布后有人唱:“豆蔻梢头二月初,花家有女初长成。日出耘田夜习剑,不教年华付春风……”

这出戏不长,约摸两刻钟的,便在“鸳鸯交颈春霄梦,花开并蒂两心同”的唱词中,花木兰与心上人赵俊生有情人终成眷属。

门口毡帘掀开,灯烛也一盏盏点亮,宾客纷纷叫好,袁老太太一声“赏!”便有丫鬟托着红封送到幕后。戏班班主出来谢赏,又执着戏牌给宾客点戏,袁老夫人便请和敬郡主来点,和敬郡主也不客气,接过戏牌点了一出《鹊桥会》。

赵宁儿对灯影戏的幕后很感兴趣,郑辰琪便陪着她去看灯影戏的后台。

赵卓站起身来对程柏蘅道:“在这里气闷得紧,阿蘅咱们出去走走?”

程柏蘅笑着应了。

王瑶道:“蘅妹妹,不要只留我一个在这里,我也随你们一道出去走走。”

赵卓却沉下脸硬梆梆道:“王姑娘,我与阿蘅有话要说,你跟着不方便。”

王瑶眼中倏地盈满了泪水,嗫嚅道:“九王子,我……我……”

程柏蘅有些不忍,便道:“赵卓,要不……”

赵卓却笑着打断她的话:“对了,我看那边还有一个靶场,一会儿我要与你好好比一比射术。”说着,便当先往门口走去。

程柏蘅与齐家姐妹和王瑶颔首道别,也跟着出了门。

出了毡房,程柏蘅快步跟上赵卓,道:“赵卓,你刚才说话也太凶了,王瑶一个姑娘家怎么受得了。”

赵卓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程柏蘅道:“阿蘅,你不觉得王瑶有什么问题吗?”

程柏蘅道:“不知王瑶哪里得罪你了?哪个姑娘家没有一点小性子小脾气的,你就不要太计较了。”

赵卓叹了一声道:“但愿是我多疑了。不说她了。听说你这几天一直在忙,什么时候有空带我转转汉中城?”

程柏蘅摇头轻笑:“我这几天把从正京捎回来的东西分送了一些给相熟的人家,光写礼单就用了整整一天。我想这几天去午子山一趟拜见师父,你愿意一道过去吗?”

赵卓连连摇头:“我可不敢再去了,上回在观中无礼,各位道长都该恨我恨得咬牙切齿吧。”

程柏蘅笑:“出家人可不会这样心量狭窄。”

沿着溪畔蜿蜒的小径向上而行几十米,迎面见两人走过来。前面手执一枝桃花的是袁未央,她身着一袭鸢尾兰色绣牡丹纹长袄配松霜绿色的织金马面裙,在满目深深浅浅的红色中显得格外娇俏。后面跟着低头慢行的是郑辰琮,他身着一袭冰蓝色道袍,如一株芝兰玉树,气质出尘。

袁未央见程柏蘅二人行来,笑道:“阿蘅,你和九王子是不是去看灯影戏了,看了哪一出,好看不好看?”

郑辰琮慢慢抬起头,见到是程柏蘅二人不由停住了脚步,几日不见,那个如同刻在心上一般令他日日记挂的女子此时正站在眼前,她淡淡笑着正说着什么,和煦的阳光照在她明媚的脸上,她的肌肤如同透明的一般,那肌肤之下藏着的似乎全是桃花。风调皮地撩动她鬓边的几丝碎发,郑辰琮伸手想为她轻轻捋平,待抬起手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唐突,忙摘下斜探过来的一朵桃花置于鼻端轻嗅。

程柏蘅正与袁未央说着:“好看,刚才看了《花木兰从军记》,这会儿又要演一出《鹊桥会》,姐姐与魏王要看的话得快走几步了。”

“那我们去了。”袁未央向程、赵二人点头告辞,转头看着郑辰琮:“辰琮,我们赶紧走吧。”二人便一前一后向毡房处走去。

程柏蘅前行了几步,回头看着袁未央二人的背景没入桃花深处,心中浮起莫名的惆怅。

赵卓也回头看过来:“阿蘅,你在看什么?”

“他们两个,檀郎谢女,真是一对璧人。”程柏蘅喃喃。

前面不远处传来阵阵喝彩声,赵卓轻声道:“咱们走吧,靶场就在前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