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涉险(四)81(2 / 2)

“已是四更二刻了,来了一大群禁军,说昨晚宫中闹了刺客,这会儿要搜咱们永宁殿呢。殿下说叫你去她那里。”

“哦,我起得晚了。”昨晚躺下之时已是三更二刻了,程柏蘅只觉得浑身如散架一般,往床上一倒便睡了过去,“请姑姑回禀殿下,我梳洗之后马上就到。”

接着程柏蘅以最快的速度洗了脸,坐在妆镜前,拿出那一堆瓶瓶罐罐,贴的贴抹的抹。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她已是穿戴齐整走出了偏殿,打量了一眼立在院中的一众禁军,进入了永宁殿正殿。馥阳头戴珠翠九翟冠,冠上金花宝钿,珠翠琳琅,一对金凤衔珠钗斜插冠项,长长的珠串从两侧垂下,身着纻丝的织金龙凤文大红直身广袖大衫,披着蓝色鸾凤纹霞帔,红罗长裙。看来多用了胭脂,眉毛也画得如远山青翠,显得面上红润,双目含情,很是喜气。

“沈苓”先告了一声恕罪,说夜里没有睡好,起得晚上请殿下宽宥一二。

馥阳倒不以为意,打了个哈欠,拉住“沈苓”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说:“四更太早了。不过兰香姑姑和豆蔻姑姑的手艺还真是不错的。阿苓你看怎么样?”馥阳对着铜镜左顾右盼地问。

“沈苓”从上到下打量了馥阳的装束,颔首道:“花容月貌,皓齿蛾眉,国色天香,倾国倾城。”

一句话将馥阳逗乐了,她道:“阿苓,你原来这般会恭维人啊,这番话听得本宫很是舒服受用。”

“沈苓”笑:“殿下本来就生得美,今日这一打扮就更是美得夺目了。”

馥阳凑近铜镜仔细瞧着,又转过头凑近“沈苓”小声道:“不如从前了,我前两回大婚那才叫一个水嫩,现在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你看我眼角都已经长了几条细纹,现在我都不太敢大笑了。”

“沈苓”为馥阳诊了脉,说是脉象平稳。馥阳有孕已有两月余,吃饭睡觉一切如常,人人都说她怀象好。此番馥阳道:“看来这次是个丫头,与怀阿翰时一点都不一样,那时候吃什么吐什么,天天昏昏沉沉,只能吃些白粥度日”

这时玉香姑姑过来催促:“马上就要五更了,陛下与皇后娘娘都已起身了,殿下得赶紧去崇文宫行礼了。”

玉芝、玉香两位姑姑也是打扮得光鲜亮丽,为馥阳扶正了九翟冠,理平了霞帔。馥王手持玉圭,在两名姑姑的搀扶下出了永宁宫。

弘昌帝与方皇后也身着朝服一左一右坐于崇文殿台阶上的宝座,殿中铺着软垫,馥阳款款走上前向父皇母后稽首跪拜,弘昌帝轻轻颔首,道:“愿吾儿夫妇永好,终生不离,天配良缘,合好百年。”方皇后也道:“愿吾儿夫妇团圆,互敬互爱,宜家宜室,瓜瓞绵绵。”

馥阳虽是三嫁之身,听了父母之言仍不免湿了眼眶。她拜别帝后,在二位姑姑搀扶之下便出了崇文宫,坐上了停在宫门外的七宝凤轿。这轿红髹木框外贴金箔,薄呢青顶的四角各镶有一只金色飞凤,外披霞绡金罗轿衣,宝盖彩结,金碧辉煌。之后便是仪仗扈从,行障、坐障,持扇的童子,捧博山炉的侍女,提灯的内侍。再就是几位亲送馥阳出降的皇子,以及一众亲王家的堂兄弟们。可谓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延绵数里。

作为弘昌帝的义女、馥阳的义妹,“沈苓”是不用跟去附马府上的。弘昌帝已将梁新月升为从七品医官,负责馥阳头风症的诊治,从此这位十五岁的小医女便接过了沈苓的班,日日伴随这位深得帝宠的公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