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学艺(一)35(1 / 2)

正京,在程柏蘅的脑海里已是一幕幕模糊的影像。依稀是冬日那火红的冰糖葫芦,是庙会上卖风车、卖风筝的摊子,是外祖家大院里的飞檐朱栏,是母亲买给自己又不让多吃的糖饼。那点心铺子叫什么来着?好像叫“季祥福”,以至于多年后程柏蘅在梦中见到妈妈的时候,又同时梦见那又香又脆的芝麻糖、松子糖……

程柏蘅走在正京的大街上,望着宽阔的街道、林立的店铺、熙攘的人群,神情不由有些恍惚。

汇云楼位于街道的三岔路口,背靠白沙河,斜倚安定桥,旁边都是京城最热闹的安定大街。三层的门面轩敞开阔,金字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虽已过了午时饭点,但进出的食客仍是络绎不绝,正门两侧各停放着一溜马车、一溜轿子,门口送迎的伙计面带笑容殷勤唱喏着。

程柏蘅一路问询而来,进了汇云楼找了一张僻静靠窗处的桌子坐下,一个年轻精干的小二过来倒茶招呼点菜,程柏蘅道:“我初登贵店,麻烦小二哥帮忙点菜吧?”

小二见程柏蘅虽是年纪沿小且衣着普通,但神情自若气度悠闲,倒也不敢怠慢,笑道:“公子一个人来吃饭,我家菜码不小,菜点少了尝不到几味,点多了吃不了又耗损你的钱银。这样吧,我给你点几样菜,让后厨给你做小份菜码,只收你五成菜价,你看成吗?”

程柏蘅含笑颔首:“那就有劳小二哥了。”

不多会儿,菜就开始上桌了,蜜汁羊肉、糟溜鱼片、什锦瓜丁、火腿芙蓉汤,配一碗点了香油、洒了香葱的阳春面,虽说只是小份菜码,但份量也是不小的。她每样尝了尝,只觉鲜香满口,这几道菜也真是色、香、味、形兼备,又是荤素搭配各具特色,心里也是暗暗叹服这家饭店的刀工火候。

望着窗外河堤垂柳新绿,波光鳞鳞,安定桥上如织的人流,河道中偶尔驶过的小舟,程柏蘅细品慢咽,悠然吃过了这一餐。

程柏蘅拿出一小锭银子付了饭钱,又把剩下的打赏了点菜的小二,赞他点菜点的好。小二见赏的钱远超过菜金,乐得见牙不见眼,忙不迭躬身谢赏。程柏蘅道:“还要劳烦小二哥帮个忙,请咱们汇云楼的邢掌柜出来相见。”

小二盯着程柏蘅瞧了片刻,道:“公子,你认识咱们邢掌柜。”

程柏蘅颔首:“认识。”

小儿道:“公子,你就是咱们邢掌柜的大外甥吧?”

程柏蘅顺着他的话头答:“正是。”

小儿道:“公子,你也不早说。”他将程柏蘅给的赏钱又放还到桌上,“你要早说是邢掌柜的亲戚,小的也不能收你的赏钱啊。”

程柏蘅笑着抓起赏钱塞到小二手里,道:“他是他,我是我,我觉得你很好,该赏!”

小二谢了又谢,转身去后堂请邢掌柜去了。

不多会儿,小二领着一个又高又胖的男子过来,程柏蘅一瞧,这不是瑞祥布店的掌柜朱宣吗,只是一年多未见,身材和脸更是圆润了。她迎上几步,躬身行礼道:“阿舅,你身子可好?”

朱宣笑得胖脸上眼睛眯成一条缝,雄浑有力的声音带着微微嗔意:“来了怎么不早些进来见阿舅呢?”

“我要先尝尝店里的菜色。”程柏蘅颇为满意地点头,“味道真不错,这位小二哥也不错,有眼色,行事周到!”

朱宣道:“嗯,沈泉是个好孩子,年前也刚给他长了月钱。既然都吃饱了,我就领你到住处去先安顿了吧。东家已经给你安排好住处了。”说罢,便引着程柏蘅出了大厅,请她上了一辆马车,亲自驾车转了几个弯,过了几条街来到一处宅子前停下。程柏蘅掀开车帘打量了一番,只见绿柳周垂,粉墙环护,气派的门楼上挂着厚实的黑底匾额,上书两个朱漆大字“姬园”。

朱宣请门房通传了余管家,不多时一个个头不高身材微胖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出来,向着程柏蘅作揖:“小少爷,你可算到了,快请进吧。”说着在前带路三人进了姬园。

朱宣边走边向程柏蘅小声介绍:“这位是余管家原就在都尉府,名叫余进,掌管着姬园内外事务,也帮着公子整理各处情报。在这姬府里,有什么事请尽管找他”。他们穿过庭院,沿着抄手游廊进来一处小院前,余管家道:“小少爷,这个小院就是你的住处了。”程柏蘅左右打量着小院,只见西边一丛翠竹,东墙爬满了蔷薇,开得正是热闹,正中是三间正房,她满意地点头道:“这地方不错,有劳余管家了。公子在府中吗?”

余管家笑道:“公子有事出门了,大概明天才能回来。这几天公子总念叨着他大外甥快来了,可事不一巧,外甥来了他倒出去了。”

程柏蘅问:“余管家,你可知道我来到这里要做什么事,我们的身份是什么?”

余管家道:“小少爷,我也不清楚呢。五公子交代过了,你来了之后先让你见一个人。你先休息一下,我派人给她送个信去。”说罢与朱宣一起告辞出了小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