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完美落幕47(2 / 2)

“如此一来,既能区分水平高低,增加投稿人的积极性,还能吸引其他领域的优秀成果,岂不美哉?”

洛克耶听完后,目瞪口呆。他实在想象不到,李奇维不仅学术能力天赋卓绝,就连办杂志,都能推陈出新。

难道天才干什么领域都是天才吗?

这个主意可以说是非常好,完全符合当前《自然》期刊的发展状况。

随着李奇维的论文名声越传越大,《自然》的名气也水涨船高。

它不仅仅吸引着英国的科研工作者,更是走出国门,吸引欧洲,甚至美洲科研人员的注意。

越来越多人的首选期刊就是《自然》,它代表着权威,代表着创新。

但是最创新最前沿的成果始终是少数,更多人的工作,虽然也极为优秀,但毕竟稍逊一筹。

所以,这时候如果主刊代表最好,次刊代表优秀,就能吸引所有人。

啥?你说连次刊都发不上,抱歉,在大佬眼中,那不是科研工作者,而只能算科研垃圾制造者。

洛克耶无比兴奋,甚至双手不停比划着什么,恨不得现在就回去,着手推进这件重大事情。

李奇维连忙把他拉住,让他不要着急,还是把会议听完再走。

接下来的几天,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学者们,轮番上场,阐述自己的成果。

会场内随时都响起鼓掌声,各种研究让人眼花缭乱。

虽然有李奇维的珠玉在前,但这种纯理论的东西,太过高端,属于极少数人的专利。

大多数的物理学者研究的东西,都是和现实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

比如法国物理学家李普曼,就报告了一种新型的彩色相片技术。

他在感光板的表面涂了一层反光层,光线照射后,就会与反射光线形成干涉,产生彩色条纹。

然后经过潜影处理,就能打印成彩色的照片。

历史上,他就是凭借发明的这种技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普曼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寻找合适的反光层,以及确定涂层参数,达到稳定能商业化的程度。

这个时代的照片还都是黑白的,直到1935年彩色相机才正式被推向市场。

由此可见,物理学从理论实现到商业化,中间要经过多少阻碍和努力,远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实现的。

几天后,激动人心的会议终于落下帷幕,所有人都心满意足地离开。

要知道现在不像后世,各种会议天天开,如今的学者们基本都是靠书信交流成果。

所以能聚在一起,参加一次会议,是非常珍贵和值得庆幸的事情。

而且这次的会议实在是太精彩,太让人印象深刻了,很多人都准备回去吹嘘一番。

索尔维大佬更是热心地叫来拍照人员,拉着李奇维等十几个知名物理学家,一起拍了合照。

把小老头乐的合不拢嘴,用他的话说,每天看着这张照片,都能增长智慧。

李奇维回到剑桥大学后,每天除了照常去卡文迪许实验室,剩下的重点就是联系家族,启动星火计划。

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会议影响如此深远,沿着电报线,传到了遥远的东方。

那里,几个热血的年轻人,从此将改变自身的命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