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初见诸葛瞻36(1 / 2)

魏延策马来到对面马车前,朝车里一拱手。

“在下南郑侯魏延,敢问车里是哪位先生?”

他估计,丞相府会派一位总管之类的内府亲信来接应自己。

“魏伯伯,好久不见。”

一道声音从车内传出,诸葛瞻挑开车帘,看向骑在马上的魏延。

安平察觉到魏延身体一震。

说实话安平也没想到诸葛瞻会亲自前来接应,扭头看向身后的车里,对姜思说客的能力表示惊叹。

魏延更是心中震动,他从想过在得知丞相故去,自己犯上作乱之后,黄月英竟然还能遣诸葛瞻来接自己进城。

想到此,他感到满脸的羞愧。

急忙翻身下马,双手抱拳,惭愧道,“见过瞻公子,没想到还劳烦你亲自前来。”

诸葛瞻方才八岁,在侍卫的搀扶下走下马车,来到魏延近前,拉住他的双手。

“魏伯伯谦虚了,母亲知道您乃国之栋梁,特意叮嘱我保护好您,怕城门盘查严厉,便让我来接您进城。”

被对方一握,魏延眼眶一红,似是想起来什么,喃喃道,“有劳......有劳夫人费心了。”

话语之中竟有些哽咽。

“现在非常时期,成都府各个城门盘查急严,还得委屈一下魏伯伯,等会需要穿上甲胄,假扮成相府的护卫。”

诸葛瞻朝后挥挥手,身后一名护卫抱着一身布甲走了过来。

魏延自然知道为什么,口中边道谢边接过布甲头盔,在侍卫的帮助下穿戴整齐,跟众多侍卫站在一起,确实不怎么显眼。

安平不由感叹,姜还是老的辣,相府车队进城,城门守军自然不会仔细排查。

这时,诸葛瞻也发现了安平,不由有些好奇。

“这位是?”

昨天他已经听姜思提到过,魏延只带了一名侍卫前来成都,见安平模样陌生,心里便猜测这便是那名护卫。

魏延听了,转身便介绍起安平。

“这位是安平安公子,钟南山仙人的高徒,延被杨仪那厮追杀,便是安公子救下了我父子三人。”

安平急忙翻身下马,双手一拱,“在下安平安舒和,见过瞻公子。”

他一直在观察诸葛瞻,见其谈吐不凡,逻辑清晰,只是几岁的孩子,便有如此表现,该说不愧是丞相的儿子。

历史上,诸葛亮对自己这个儿子的评价,也是聪明早慧,只是怕其早成,以后难成大器。

事实上,诸葛瞻长大之后,也深受其父诸葛亮的影响。

每当朝庭发布一项好的政令,百姓都会互传乃是武乡侯诸葛瞻所荐,长此以往,对他乃是一种捧杀。

而蜀汉后期,诸葛瞻官居高位,内不能治黄皓,外不能御外敌,最终在灭国之战中,同儿子诸葛尚一起战死沙场。

其一生都贯彻了诸葛亮、黄月英对他的教诲,遗教“忠孝”二字。

诸葛瞻见安平高大俊朗,哪怕穿着下人的衣服,也彰显出一番别样的气质。

也还礼道,“在下诸葛瞻,见过安兄。”

说着上前握住安平的双手,“多谢安兄出手相助,不然我大汉又损失一位栋梁之才。”

“乃是分内之事,瞻公子无需挂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