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成都城内外34(1 / 2)

姜思听了,有些犹豫。

“夫人,瞻儿还小,告诉他合适吗?”

黄月英面色一暗,“事已至此,瞒着他也没意义,按汀兰所讲,夫君早已过世多日,用不了几天,全城上下都会知道。”

“生死自乃天命,夫君北伐之时,便有了已死报国的决心。瞻儿身为他的儿子,岂能如此软弱,经不得半点风雨。”

她神色肃穆,虽然说的话很重,但姜思还是能听出声音之中带有的悲呛。

哐当一声,房门被人猛地推开,一个声影冲了进来。

“姐姐,父亲......真的去世了?”

来人正是诸葛瞻。

本来他已经回到书房继续读书,下人来报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诸葛瞻记得母亲的嘱咐,没有安排下人,而是自己过来敲门喊她们吃饭。

刚走到门前,正要抬手,便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

也许是过于激动,哪怕二人都尽量压低声音,有些话还是传了出来,被守在门口的诸葛瞻听了个正着。

听到自己母亲说起自己,早已泪流满面的他再也忍不住,推门闯了进来。

姜思被诸葛瞻吓了一跳,听见他的话,张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能扭头看向黄月英。

见黄月英点头,姜思狠狠心,语气极为凝重,“丞相已故去有些时日。”

听到这话,诸葛瞻哪怕是再有心理准备,也感觉眼前一黑,四周天旋地转,脚下不稳,蹲坐在地上。

良久,才发出一声悲痛,“父亲.......”

姜思见状,想要上前将他搀扶起来,却被黄月英的眼神所制止。

“瞻儿,瞻儿,”黄月英站起身来,走到诸葛瞻近前,呼喊了几声。

声音柔中带刚,让人听着安心。

诸葛瞻也慢慢止住哭声,身子一挺扑到黄月英的怀里。

“母亲啊,怎么会这样,父亲怎么会......”

黄月英故作刚强,用手抚摸着诸葛瞻的头顶,“瞻儿不要慌,你父亲一生为大汉四处奔波,鞠躬尽瘁,如今病逝在军营里,也算死得其所,不负先帝知遇之恩。”

说着,便将他抱在怀里,“你是大汉丞相诸葛亮之子,在外面可以悲伤,但不能乱了分寸。现如今你父亲刚死,军中便发生争斗,互有伤亡,若是再继续发展下去,你父泉下有知,只怕会很是伤心。”

“你要更加用功,努力成为栋梁之才,报效大汉,才能不辜负你父亲的期望。”

诸葛瞻再聪明,也只是个八岁小孩,被黄月英一番劝导,心里好受了些,喃喃道。

“母亲,我真的能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吗?”

黄月英微微点头,鼓励的看着他,“瞻儿天资聪慧,以后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制止军中的分裂,不要让你父亲所做的努力白白丢失。”

诸葛瞻站起身来,面带刚毅,“母亲,瞻儿知道了,接下来我该做什么,母亲吩咐便是。”

姜思不由感叹诸葛家的家风严谨,突然听闻至亲离世,不但没有慌张,还能准确察觉到事情的关键。

北伐军中文武内讧,甚至影响到了朝堂,此中关键便是魏延。

魏延不仅威望高,而且身份复杂,不屑于同他人结党,却对朝堂上各个派系有着巨大影响力。

先帝时期的老将,本朝最坚定的北伐人物之一,魏延只要活着,对大汉而言便是一份宝藏。

黄月英神色严肃,“瞻儿,魏征西骁勇善战,不能平白无故死在跟同僚的争斗之中,白白损失我大汉一员猛将。明日你同不齐一起出城,迎他到咱们府上,我有些话要同魏征西谈谈。”

说着,转头看向姜思,“不齐,等会我让下人准备几套衣服,你带回去,明天一早先让人送过去。你来相府和瞻儿汇合,一同出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