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2)

  “招赘便没了这层顾虑。”

  “我倒不觉得。”洛之蘅冷静道,“倘若所遇非人,不论是出嫁还是招赘,都无甚区别的。”

  太子若有所思。

  洛之蘅稳住晃动的秋千,“时辰不早了——”

  她想说该回去歇息了,话到一半,太子打断道:“我今日读了一册话本。”

  见他大有倾诉分享的架势,洛之蘅复又荡起秋千,礼尚往来地询问:“是什么话本?”

  “偶然瞧见的风月话本。”太子半倚着秋千架,不时伸手推着秋千,轻声道,“说是富家公子倾慕一位姑娘,但公子家境复杂,族中人为夺家产各显神通,公子却在这时将姑娘娶进了门。我以为这个情节不好。”

  “为何?”洛之蘅好奇问。

  太子不经意地瞥她一眼,慢吞吞道:“我觉得,公子若真的心仪姑娘,应当待一切尘埃落定,再迎姑娘进门,而不是让姑娘一进门便处于险象环生的境地。”

  洛之蘅偏头想了想,不赞同道:“我觉得阿兄不能这样想。”

  太子心头微紧,语调却尽量坦然:“我想得不对?”

  洛之蘅条分缕析道:“阿兄这种想法过于自专,只念着自己的顾虑,却不问问姑娘愿不愿意同那位公子同担风雨。诚然阿兄以为这是为了那位姑娘好,但为何不问问那位姑娘可需要这样自以为是的好意?倘若姑娘愿意,那阿兄以为的险象环生,于那位姑娘而言也是人间胜地。

  “况且,时局瞬息万变。那位公子眼下的困境只是族中子弟争夺家产,但争家产之事早晚会尘埃落定,那以后呢?万一以后再遇了旁的困境,那位公子是不是又该想着情形危险,眼下不是迎娶姑娘的好时机?

  “情爱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倘若那位公子像阿兄这般,又是无端揣测姑娘家的心意,又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焉能抱得美人归?”

  末了,洛之蘅感慨道:“只要两心相许,时时都是好时机。”

  太子沉默许久,“……你说得对。”

  *

  烛影深深,太子将洛之蘅送回寝居,独自回了房。

  冬凌早先便回了王府,一直到月上中天才等来姗姗归迟的太子,不由问道:“殿下今日去了何处,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四处转了转。”太子敷衍道,他瞧了眼收拾床榻的冬凌,顿了顿道,“不用忙了,你回去歇着吧。”

  冬凌纳罕,却也依言退下。

  室内再度归于沉寂。

  太子单手支着额角,脑海中纷繁复杂,漫无边际地想了许多。

  他今日绕着宁川转了好大一圈。

  从大营到山谷,从云间寺到宁川城内……

  明明他来南境不足数月,但处处都是洛之蘅的影子。

  街市之内相携同游;

  山谷小径纵马奔忙;

  云间寺中不知岁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