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之子(1 / 2)

这个世界究竟想用人类证明什么!?

这是斯特拉·琴博士现在脑中的问题,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睛周围的雀斑配合着剪短的白发,显得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甚至眼角,已经开始出现皱纹。

“这个宇宙想通过人类...表明一些事情...”这句话重复出现在斯特拉·琴的脑海,连她自己也感到疑惑。脑中的声音,确实是自己的...

但却如此陌生,这些字符和概念组成的句子,一个表达式,一种语言,一种描述...

眼神中出现了一丝怀疑。

这个问题究竟来自哪,斯特拉有些想不起来,方才自己在琢磨什么来着!?怎么就蹦跶到这个问题来的。

在她心底,已经有个浅浅清晰的判断...自己的记忆似乎在减退。有那么一瞬间的惶恐,从博士脸庞消失不见。

过了也许...3分钟,对博士这已经算漫长了。她终于接受了现实,至少没有在是否接受自己变老这件事上,浪费太多时间。

现在她有些事需要处理,是的...她得亲自去。关于她的那些孩子,事实上那些家伙经常惹麻烦。而这次,是最懂事的那个。

需要她亲自处理的...那种麻烦。

UNpict联合国政府官方很给面子地派出了一架SKU航天客机做为她出行的座驾。并且有六艘游隼战斗机全程护航,这通常是部长才有待遇。

航天客机从纽约403Fouc方基大厦175层楼顶出发,预计航程将消耗1小时27分。或许这个时间,她能安静的休息片刻。

这位老太太一路走来,截止目前,取得的成就并不多。其一,是证明人类以为的那些粒子,微小的、微观的粒子,通俗说其实比人类想象得要大得多。

完全可以覆盖人类所知的那些被称为宇宙结构,它们是超大尺寸的存在。换句话,也许可以这样表述:上帝真的无所不在。

用经典的量子力学这一模型去诠释,一枚硬币之所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只是你恰好观察到了而已。它本来就一直在,而且真的在所有地方。

当然...“海水由无数水分子组成...每个水分子都长一样...我们是不是看错...”也被经常用来嘲讽这个大尺度模型和泡利假说。

其二,算是她的成名作品,即“零的性质”。但在博士看来,这只是自己笃信“一切终有源头,万事源于虚妄”的必然结果。

她那个时候...与所有人一样,也只是怀疑,【从零到一】这个描述到底...如果没有错,那么【零】发生了什么!?

如果什么也没有发生,那么【一】从何来。

如果发生了什么,那么它还是【零”吗!?

而自己选择了相信...从零到一这个描述而已,并且在此后,碰巧找到了零这个数字,不同的性质变化。

其实证明推导的过程,蛮简单的。

其三,算是...多人的集体作品。即,语言本质是一种谎言。语言描述的一切,汲一切可以用被语言描述的,都是谎言。

这个证明起来,或许更简单。麻烦的是...博士看向窗外....那些必须“正确的东西”...她将脸转了过去。

它们,必须正确。

且不容置疑。

大概这就叫...知识的诅咒从来都有两个:接近真相和远离真相。

而这么看来,人类目前选择世界的这个【尺度】,是有具体原因的。就像...零的性质并不代表宇宙史,就像历史...人类走过的那些脚印...从不值得信任。

嗯...这么看,博士并不像别人以为的那样,是个传统的人。历史,从来不值得信任。

(注:关于PIGB心理史学派及其原旨,包括该学派所有主张和观点,本书不予置评。若有意愿,各位自行了解。)

其实斯特拉·琴博士的出生家庭,条件很差,受教育经历也是从地球的垃圾公共教育体系开始。诸如“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或者“态度决定一切”这些糊弄鬼的玩意,松散知识体系。

改变结论不需要换个角度。

许多人立场也没多坚定,甚至没有。嗯,这倒挺量子力学的。

弱智低能的地球公共教育系统,处处透露着敷衍和虚伪。是种自欺欺人的垃圾。

但...这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而现实是真理的一部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