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强渡蛮河69(1 / 2)

夏侯惇摸了摸怀里的虎符和调令。

江陵危在旦夕,曹仁急需他去营救。

于公于私,他都不能不去。

所以,必须打败阻拦他的刘备军。

夏侯惇观察着河对岸的敌人。

这支部队,人数与他差不多,应该也是八千人,但似乎不好对付。

虽然只有一只眼睛,但夏侯惇依然能看清对手兵器上闪着的寒光。

那应该是钢刀钢枪吧。

配置这么好的武器,肯定是精锐。

而后,斥候与蛮族的对攻,以及双方弓箭手的对射,都证实了夏侯惇的判断。

这是一支强军。

相比之下,夏侯惇从襄阳带出来八千人,其中:

两千骑兵是跟着他转战多地的精锐;

一千弓箭手和两千刀盾兵,是从城墙上拉下来的守城士兵,战力一般;

还有三千临时征召的长枪兵,士气低落,只能打打顺风仗。

正面交战,八千对八千,夏侯惇觉得,他未必能赢。

更何况,他已经没有8000人了,刚才弓箭手对射,已经死掉了三百多人。

但夏侯惇不怕。

转战各地这么多年,连吕布都直面交手过,他怕过谁?

只要对手渡河过来,等他们渡过一半人,他就下令全军突击。

到时候,他七千多人,三面围着对方四千人打。

就算对方是精锐,他肯定也能打赢。

而对手另外四千人,只能在河对岸干瞪眼。

接下来,再驱赶败军过河,让他们冲击河对岸的敌军。

敌军一定会陷入混乱。

这时候,他两千铁骑跟着冲过河去,就可以一战而定了。

就在夏侯惇臆想着胜利的时候,他看到,敌军居然分兵了。

若是在平原上,敌军敢在他面前分兵,他直接就带着骑兵杀过去。

像吃饺子一样,一个一个地把对手干掉。

但蛮河拦着,就没办法了。

随后,夏侯惇看到对手摆出14个部曲同时渡河的姿态。

他觉得很奇怪,这什么河,在两军对阵的宽度里,居然有十四个浅水区,河底莫非是锯齿状的吗?

夏侯惇一边感慨着,一边思考对策。

一个部曲400人,过河不需要多少时间。

14个浅水区一起过河,很快,对方就能过来5600人。

半渡而击是不可能了。

接下来,估计对方会在岸边列阵。

等一下,这不就是韩信背水一战的阵势嘛。

5600精锐背水一战,自己七千多杂兵攻过去,肯定打不赢啊。

不行,不能让对方过河。

夏侯惇看着略高于地面的河堤,有了个想法。

让士兵在河堤上列阵,可以居高临下地阻拦过河的敌人。

到时候,防守方脚踩实地,攻击方脚下却是湿滑的淤泥。

大家人数相当,敌军就算是精锐,也不可能轻易地从河里冲上来。

等到对手疲惫了,再用铁骑冲阵,他们肯定抵挡不住。

就这么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