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红衣大炮50(1 / 2)

桂阳有大量的铜锭和锡锭,伊籍让人挑出质量最好的。

然后他召集了桂阳最好的青铜器匠人。

他又从记忆深处搜索出红衣大炮的参数。

然后,伊籍又是画图,又是比划,企图让工匠们明白,他想要做什么。

“我要你们做大炮,就是这样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的一个桶……

“不对,不是铜箍木桶,要全部用青铜铸造……

“你别管我浪不浪费,我又不是用它盛水……

“记住,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这样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

“算了,咱不说原理,我就要3米长,口径100毫米……

“啥叫‘米’,啥叫‘毫米’?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换成汉尺多长来着……”

“反正,就是这么一个大家伙,关键管壁里不能有气泡!”

伊籍说得嘴干舌燥,没一个工匠听得懂。

最后,有个会做青铜编钟的工匠,照着图纸,做出了一个缩小版的“红衣大炮”,才胳膊粗细。

他用小锤敲着,道:“大人,这音色不对。”

伊籍道:“后面还得钻个孔,用来点火。

“不过你这思路对头,咱们先弄小的,试过了你们就知道了。”

于是,伊籍叫人去茅厕、粪坑收集土硝,然后提纯。

又命人收集木炭、硫黄,然后混合硝石,制作火药。

他还要求工匠熔炼铅锭,制作出能塞进缩小版红衣大炮里的铅丸。

随后,伊籍带着工匠们,找了片空地试“炮”。

“轰”

当场炸膛。

幸好,点火的士兵身穿双重甲胄,手持盾牌,并且用长木杆绑着火把点的火。

人没死,差点傻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而工匠们则个个鬼哭狼嚎,哭爹喊娘。

有的爬墙,有的上树,有的跳河,有的钻狗洞。

也有站在原地尿裤子的。

远处有不知情的人在喊:“打雷啦,快收衣服。”

这样的情形,断断续续大半个月。

工匠们终于明白了。

有些事就是这样,不点透一辈子想不明白,点透了也就是那么回事。

都是有祖传手艺的老师傅,哪里还搞不定一门青铜大炮。

又过了小半个月,伊籍得到了一门3米长、口径100毫米,射程1500米的红衣大炮。

这炮重1000公斤,加上研发期间的耗损,光是用掉的青铜,折算成五铢钱,就相当于50万钱。

这样的开销,伊籍还承担得起,但是火药的消耗,就让他头疼了。

桂阳城里的茅厕、粪坑,都已经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再也找不到土硝了。

伊籍算了算手里囤积的火药,得出了一个结论:

在得到充足的硝石之前,造更多的红衣大炮,没有意义。

于是,伊籍下令暂停青铜大炮的制作。

所有设施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就地销毁。

参与造炮的工匠及其家属,也必须加入南征军,以免泄露机密。

当然,作为补偿,伊籍给了他们丰厚的赏赐,以及相应的官职。

那个最早造出袖珍版红衣大炮的工匠,拿着研发期间留存下来的成熟样品,询问道:

“大人,这个‘雷公锤’,是带走还是销毁?”

这个小臂长短、胳膊粗细的青铜炮,射出的铅丸,在20米内可以击穿甲胄。

它为红衣大炮的最终定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大伙儿给它安了个木柄,起了个响亮的名字--雷公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