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一呼百应50(1 / 2)

  耿九尘笑着摇摇头,伸手摸摸他的头顶,十五六岁的少年恢复力惊人,吃了几天饱饭,就恢复了大半精神活力,每日帮着他传信下令,整理文书,忙得不可开交,却丝毫不见疲惫,反而一副乐在其中的模样,果然是天赋异禀。

  “我这算不得什么妙计,只能说是逼不得已而为之。”

  “你别忘了,我们平天军的来历。”

  “打仗可不是我们的强项,挖坑才是。”

  平天军起家的就是八千河工,第一笔物资就来自河工署。开渠筑堤用的锨,镐,撬,杠……是他们最趁手的武器。

  才不过短短数日,耿九尘压根不指望他们能上阵杀敌,能做到令行禁止,已经是最大成果。

  所以第一战他亲自带队,里应外合,杀了安城一个措手不及后,又立刻乔装打扮骗开了临城大门。

  唯有他亲自带队,斩首行动酣畅淋漓,才能带动手下跟进,连战连捷。

  可面对已经封城死守的密州,哪怕手下已扩充到三万人马,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真正能动手打仗上场杀敌的不足千人。

  而燕西昭带的那些人,兵油子经过他的训练总算也能用一用,可用来维持城防还好,要去打密州军……他还不知到时候会是为谁而战。这样混合在一起的人马,顺风时一拥而上或许能赢,稍有纠结甚至落于下风之时,随时会一溃千里,毫无组织纪律性可言。

  耿九尘可不敢让他们现在就真刀真枪地对上北燕精兵。

  一旦败了,失地是小,只怕这几万人丧失信心,瞬间就会成为北燕铁蹄下的亡魂。

  唯有攻下密州,打通海路,进可攻,退可守,有了可守之地,他才能腾出手来练兵练将,将这些刚刚从田地里出来的苦役农夫打造成真正的强兵勇将。

  他很清楚,以后的敌人会越来越强,眼下的胜利只是因为对手的一时轻敌大意。若他真以为自己百战百胜,无所不能,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扬长避短,是打仗的第一要素。

  他的手下连仗都没打过,兵器也没多少,若是看到北燕精兵铁骑,正面应敌,别说一对一,十对一都未必能赢。

  但论起挖坑,这就是他们的强项。

  陷马坑,地道,水渠,横沟,暗井……

  短短两天,日夜轮替的“工兵”们就把密州城外挖成了连环陷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