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吃了油泼面要喝姥爷泡的茶(2 / 2)

亲亲切切的很是温暖还是温暖

我想给过往一个梦想

那里有飘过的云,有鸣叫的鸟儿

还有你的身影和温暖的亲切

“怎么样,不错吧,我现在的诗歌相当受到大家的欢迎呢,哈哈”李诗歌得意的看着我,我微笑着,脸有些发热,这个长大的男孩,我该怎么办呢。“周末,约大家去我姥爷的茶馆吧。”这是我每个假期都会做的事情,姥姥不在后,姥爷还在坚持开着自己的茶馆,妈妈说,这可不只是姥爷的念想,那更是姥爷的一生,我抬起头看看李诗歌,不知道我们将来老了会是什么模样,还会写这些酸酸的诗念给我听吗。

暑假的生活从喝茶开始,基本上是我的固定活动。周末的时候,难得约在一起的“五朵金花”,走在渭河大堤上,河风吹过来时候,大家刚刚的嬉笑变得很轻很远,赵雪走到我身边,扶了我一把说,“家里的事情,应该是有些误会,上次我那么说话,你肯定很难过,当时恨死我了吧。”“嗯,那肯定啊,我还能怎么样呢,但是又不能怪你,不说这些了,你要去读中专啊,将来回厂里吗?”我想岔开话题,“是啊,厂里现在发展急需技工,我妈说还能赶上这一趟的指标,就给我报了名,我想着将来还是回来吧,上次叔叔的事情让我很难过,我在想将来我妈,她还是希望看我能常在身边吧。”赵雪情绪有些低落,我心里一阵阵的抽动,电子厂,爸爸的一生,第三实验室,一个人的青春能够有多少的分量。“好了,好了,好不容易考试结束了,咱们加快速度,还能赶上吃中午饭呢。”莎丽打断了我们,拉着李诗歌和张晓华一起推着我们,五个人的五个身影,这渭河的水和风应该都会记的我们的身影吧。

姥爷的茶馆其实就是家里的老院子。不过离两个厂子都不太远,这里也慢慢的发展成了类似农家乐一条街,尤其是周末,人来人往的还挺多,不过今天提前给姥爷打了电话,他一定在等我们。老院子类似一个四合院,姥爷有三个孩子,妈妈是老大,我还有两个姨,都在外地结婚成家了,不过离渭城也都不远。平常就姥爷一个人在家,妈妈经常也会在周末过来帮忙。“你们来了,快进来吧~”姥爷早早的走出来接我们,大门口还是挂着那幅牌匾“老苏茶馆”,像姥爷一样历经风霜。“饿了吧,你们先等着,先吃饭咱们再喝茶,中午就简单点,油泼面~”“哇,太好了,姥爷的油泼面可是咱们这塬上最有名的了,老苏家秘制油泼面啊~”莎丽每次都能逗的姥爷开怀大笑,跟着姥爷问东问西,晓华做饭配合度最高,李诗歌最喜欢摆弄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我和赵雪收拾堂屋的长条桌。

关中人都喜欢面食,油泼面又是最普通的家常便饭。姥爷的油泼面最大的特点和不同是,他用的辣椒是自己种的“秦椒”,这种辣椒指头那么粗,最长的有筷子那么长,熟透晒干后,红红的皱皱的,用明火轻微的烤焙后再去碾碎。辣椒本身不会碾的那么细,碾出来的辣椒面很红,不是很辣,遇到烧热的菜籽油,泼上去的一瞬间焦香四溢,浓烈沁人心脾,闻到必定垂涎三尺也毫不夸张。我们五个每人一大老碗下肚,那叫一个舒坦,无论男女老少,在油泼面跟前都不会有什么矜持,只想一件事,趁热赶紧吃完~

吃完油泼面后,正式的主角才上场了。我们今天来是喝茶的,姥爷做了一辈子的茶,“自古岭北不产茶,唯有泾阳出好茶。”这句俗语从什么时候有的,大概唐宋,或者更早秦汉,总之,在姥爷的故乡泾阳,就有这么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制茶老手艺,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做茶。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自古以来,秦岭以北是不产茶叶的,但是唯一有好茶的地方就是泾阳。泾阳,姥爷的家乡,“泾”指得就是关中的第二大河,也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山南水北为阳,“泾阳”顾名思义就是泾河的北面。这个茶和以往看到的不同,是一块块的方形砖茶,要喝的时候,需要用茶针慢慢的敲开,然后放在茶罐里煮,煮好的茶倒出来再喝。

我们都把这种茶叫“茯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