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还是需要一碗泡馍来解馋(1 / 1)

日常,日日平常才是真。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是什么事情,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年纪和时间,绝大部分的我们都是在日常中度过的,可是要把这些日常认真的,在每一天度过却又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它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你一旦不认真,生活就会忽略你。

周日我们雷打不动的泡馍时光已经持续三年了。

泡馍是我们这座小城最常见的美食。一天当中在早餐的时候吃,还是会多一些,当然全天三顿都可以,我们五个喜欢去一家回民食堂吃泡馍,因为切的羊肉会比较多,而且还会搭配很多的羊杂在里面,在寒冷的天气里,一碗泡馍可以顶上一天,吃完浑身都是暖乎乎的。

张晓华和赵雪在隔壁的电子厂家属院,我和莎丽还有李诗歌会提前去等她们,周日一定要提前去,人很多,需要提前占座位。我们五个人的友谊,有很大一部分程度在泡馍中根植深入的。这家回民食堂的大厅有十几张桌子,还不算门口的小桌,以及后面套间的桌子,总之每次去都是人满为患,也可能是我们每次去吃都是在礼拜天,本来人也就多。

我占好了座位,莎丽抱过来五个大碗,嘴里抿着切肉的小票,“碗有点烫,美月快来接下我,”不等我站起来,她就放在了桌边,我赶紧搭了把手把碗接过来,一个个的拿下来,李诗歌拿了几盘糖蒜和筷子放在纸上,“等我去把锅盔拿过来”莎丽去跑去前台,张晓华这时候也走了进来,“我来了我来了,赵雪今天不舒服,来大姨妈了,懒得不出来,哎~莎丽你少拿点锅盔啊”说着自己也跑了过去,李诗歌坐在我的跟前,帮我放好碗筷,糖蒜的味道充斥了满桌,和着满大厅的羊肉香味,让人欲罢不能,什么烦恼啊,什么学习啊,什么谁谁谁啊,一切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来来来,掰馍了,今天的馍还热着呢”莎丽递给我四分之一。渭滨市的羊肉泡有专用的锅盔,每一个有锅盖那么大,上面有一道道的深深的的压痕,白色的底焦黄的烙痕,闻起来焦香四溢,李诗歌和莎丽每次能吃半个锅盔,我和张晓华最多只能吃完四分之一。掰馍是一个非常考验耐心的细致活,也是在表达对煮馍师傅的尊重,掰的越小,等会煮的时候也会越入味,当然那些能吃半个锅盔的人,也不会太讲究这些,重点就是一个快速完成。我往常会掰的比较小,我很享受这个慢慢掰馍的时刻,太阳已经出来了,外面的行人在街道上来来往往,日常的一天又开始了,能和朋友们在一起吃泡馍,是除了我学习之外最快乐的时光。掰完馍后要去切肉,这个时候一定还是得让莎丽去,李诗歌辅助,因为人多排队,在大案子上切肉的师傅面前摆放着五大块的肉,这些羊肉都是提前煮好的,放在一个一个的板子上,不同的部位分开,每一个板子上的羊肉放凉之后凝固在一起,肥瘦相间变得很紧实,切肉的大师傅是一家泡馍馆的灵魂,因为他每一刀下去都牵扯着这家泡馍馆能不能盈利,或者能赚多少,同时还能在切肉薄厚的同时与每一位顾客聊那么两句,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下次他们还能来他们家吃泡馍。“师傅,再切点羊血吧,还有那羊肝再来几片”莎丽是最会“要肉吃的”因为在长长的排队当中,如何和师傅搭话,如何能在切完肉的同时还能要点羊杂,那将决定吃这碗泡馍的人的幸福感。莎丽已经是老熟人了,当然她也觉得这是件大事,在这种能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她宁愿在最后来一句娇滴滴的“谢谢师傅”,以她的性格不容易,但是她觉得能要到羊杂比她自己吃饱都重要。

泡馍虽然叫做“泡”馍,其实是煮出来的。当然,在关中地区也有“泡”的吃法,而煮的区域更喜欢一碗一碗煮出来的那种热气腾腾的感觉,泡馍出锅的时候,那香味沁人心脾,最上面一定能看到大片的羊肉,然后碗里还有粉丝,葱花香菜撒在上面,有时候也偶尔配点木耳和黄花菜的小段,这种小配料也是每家羊肉馆子不一样的特色和留住顾客的小窍门,当然辣椒一定要放,或者就放油泼辣子,或者也可以放一种特制的辣酱,或者就吃原味的,那也是浓香四溢的感觉,当你把煮的软烂的馍拨进嘴里,已经浸满浓汤的馍,表面吸满了汤,内部还有嚼劲,吃到嘴里那种满足感,会在那一瞬间让你忘掉一切,再配一口糖蒜,整个人身心都舒展了,心情也好了,嗓子说话的音量都高了,难怪都说渭滨市人说话大嗓门,这大概和常年爱吃泡馍就大蒜有关系。满街上的男女老幼都一样,都像刚吃完泡馍一样,大声的打着招呼,互相的寒暄问好的,底气十足。不过,赵雪确实有点不一样,她不像我们能够非常融洽的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就像这泡馍,她不要葱和香菜,也不就糖蒜,辣椒更不用说了也不吃,每次看到她的碗,稀拉拉的扒几口,不忍直视,甚至还影响食欲。慢慢的她在泡馍时光里,经常失约,慢慢的我们也就习惯了。

“听说了没,好像赵雪家有点事情”“啥事情啊”张晓华的一句话,引起了莎丽的强烈反应,可能是最近大家看到,听到的事情很多,“别说别人家的事情了,咱们好好吃饭吧,吃完饭去山岗公园啊”李诗歌慢悠悠的说,又给我夹了一块糖蒜,我看了他一眼,他笑盈盈的看着我,“是啊,算了,别说她,说不定她最近心情不好,等会吃完,晓华你再去看看她,如果可以一起去公园转转,不管怎么样咱们五朵金花也要互相支持鼓励加油啊”我想这大概是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每次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能在最后把大家的士气调动起来,也可能是因为大家看着我学习还可以,什么都听我的,不过我也是慢慢的觉得很累,尤其是到了中考临近,总也会感觉到一种隐隐的压力在向我袭来,下周就要第四次模考了,希望还能如常所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