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杀手十二(1 / 2)

易明正穿行于山中森林间,因下山时走偏门,回宗门需绕道而行,又因得《丹书符菉》,心中迫切回宗门参悟,连施展独门步伐。

易明手上提了两坛酒水,此酒乃云水镇名酿云中君,此名乃是一位儒家先贤所题,寓意此酒:只有天上有,云中甘露,君子好之。两坛酒水是为偏门的两位守门弟子所带,下山时这两名弟子托易明带回一些,易明就此答应。

易明所行之地乃小连山,此山是去县城必经之路,据说此地常有流寇拦路抢劫,为害一方,不过所抢大多以富商巨贾之人,也有言者此地流寇抢其钱财,只为劫富济贫,仗义疏财,其中真假旁人亦不知。

易明行至密林深处,见一群蒙面之人,持兵器围住两人,一人英武伟岸,手持一杆红缨枪,正警惕四周。其身后书生打扮,背着包袱,而这两人正是易明在酒肆中所遇,因其忧国忧民,在易明心中略有好感。

“诸位好汉何故如此?”持枪男子警惕环顾四周说道,手中长枪做好随时出枪的准备。

“何故如此?你等打伤我兄弟,你说该如此?”为首蒙面之人说道,只见地上哀嚎一片。

“诸位拦路抢劫,我欲自保,出手伤人,是情理之中,也是诸位咎由自取,还请放我等离去,如若不然,手中长枪必血溅当场。”持枪男子威胁道。

“大言不惭,本以欲留下钱财,放你俩离去,奈何你俩不识抬举,出手伤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看你等如何血溅当场”。为首蒙面男子怒道。

“看来今日之事无法善了,薛兄倒是在下拖后腿了”,书生一脸惭愧的说道。

“李兄无需自责,这等盗匪杀了就是,无需担忧”,持枪男子霸气说道。

“此人扎手,众兄弟一起上”,为首蒙面人一声令下,众人手持兵器,一拥而上。

持枪男子,一枪而出,如游龙一点,其枪法虚实兼备,刚柔相济,出招时锐不可当、虚实相生,回撤时迅疾如风,稳重而大气,数招之下,几人倒下,持枪男子并没下杀手,用巧劲震晕,因知晓此劫匪,劫财不害命。

为首蒙面男子见又有几人倒下,怒气冲天,大吼一声,再也不留手,手持双刀攻势越发的猛烈,招招夺其要害,大有拼命之势。

持枪男子虽武艺不凡,枪法精湛,奈何双拳难敌四手,又因护其书生性命,几招之下,渐渐处于下风,一不留神就被为首蒙面男子划伤手臂,鲜血横流,为首蒙面人乘此机会一施展绝学,一招攻去,形势危急。

草丛中易明见两人被群殴,处于下风,再僵持下去恐有性命之危。于是施展世俗武学如影随形步,易明身形如同鬼魅般来到二人之间,紧接着趁其不备一掌震飞为首蒙面人于地上,趁机夺取双刃,并反手架在为首蒙面人脖劲上,速度之快如眨眼之间,众人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始料未及。

易明手持双刀,黑发飞舞,立于众人之间。

为首蒙面人口吐鲜血,众匪徒见首领被擒,欲上前救之,而为首蒙面人却出手阻止,一手护住胸口处,他深知此人定是高手,不是人多就能杀之,说道:

“阁下乃何人?我等无冤无仇,为何偷袭于我,非好汉所为。”

“路过之人,并无仇怨,你等所作所为,难道就好汉所为?”易明面无表情反问道。

为首蒙面男子闻言,一时语塞,不过见易明实力不凡,没有发作,而是威胁道:

“我乃青石寨三当家,青石寨之事,阁下还是莫要插手,如若不然……”,

“如若不然如何?”易明打断并反问道。

“如若不然性命不保,我等如被害,青石寨定会为我等血恨。”

“既然如此,今日便一刀杀了你。”

易明本是杀人不眨眼之人,瞬间杀意呈现,既然求死那就一刀了断。

“刀下留人”,

就在易明要了解为首蒙面忍时,一道身影而至,此人一身玄色衣裳,面容狭长,双眼深陷,气息沉重,腰间挂长剑。

“你是何人?”易明见此人出声制止,问道。

“在下青石寨寨主严罡,今日三寨主冲撞了几位,在此赔不是了,还望海涵。”

青石寨寨主严罡言语虽有歉意,但语气却强硬,眼中有一丝轻蔑之意。

“你等聚集流寇,拦路劫道,为害一方,今日我便为民除害,还此地一个太平。”

“阁下息怒,我等虽劫道为生,却只劫富人,而且劫财不害命,你是……”,严罡正解释道,当看清楚易明时,一声惊呼。

“你识得我?”

易明眼神锐利起来,身上的杀意不减反增,手上的力道增长了一分,而青石寨三当家脖颈处有一丝鲜血流出。

严罡被易明眼神所镇,如恶狼所盯上,背后冷汗直冒,连忙摇头道:“不认识,我与阁下第一次谋面,今日之事,还望阁下高抬贵手。”

这次青石寨主语气反而平和,有一丝的请求之意,没有了方才盛气凌人气势。

直觉告诉易明此人必识得他,不然前后反应如此大,不过易明也没有深究,此等货色在他掌控之中。

“念你等虽拦路劫道,却未害一人,今日暂且放了你等,回其山寨遣散部众,还此地一个太平。”

“多谢阁下手下留情,我这就回山遣散众人。”青石寨主连连拜谢。

随即青石寨主带领众人,就此离去。

“小生李文合,多谢兄台相救,救命之恩没齿难忘,请受小生一拜。”,书生行礼说道。

持枪男子也抱拳相谢,并说道:“在下薛行业,学艺不精让兄台见笑了。”

“在下易明,两位不必如此,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易明拱手行礼说道。

“原来是兄台,我等眼拙竟不识贵人”。

两人自然想起了云水镇酒肆之事了。

“酒肆之事,让两位见笑了”,易明一脸尴尬。

“易兄哪里话,所谓民以食为天,人之常情”,李文合笑道。

易明不想纠缠此事,转移话题问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