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保险闹事(1 / 2)

几天以后,语薇的储蓄所挤满了人,像煮了一锅的饺子。不过,来的这些人不是办业务,而是要求理赔。

原来,江兴银行十年前代卖一款保险,当时的前台人员被统一培训、统一话术,对外一致承诺到期有10%的高收益,以十万为例计算,到期以后,连本带息约有二十万,翻了一番。

这款保险不仅对客户吸引力高,对一线的工作人员吸引力也高。一线的工作人员也是市民百姓,为了生活都想多挣一些钱,因为提成高,再加上是单位统一培训,所以当时的大多一线人员也没多想,纷纷大力营销。可是真等到了十年,当初的客户不光没有利息,连本金还赔了一些,存十万的剩九万多,存五万的也少了一两千,更不用说存了几十万上百万的。于是,众多的客户纷纷炸了锅,闹了起来。

刚开始只是零星的客户在柜台前闹,随着时间推移,陆续到期的客户越来越多,大家看自己十年的存款不光没有利息,还赔了本金,都气愤不过。但是也知道独木不成林,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于是相互联系后聚在一起,约定好时间,到江兴银行集体进行索赔。

此时的江兴银行就像一个大剧场,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个骂完那个骂。正所谓众口铄金,你一个储蓄所才几个人,怎么能顶住屋里屋外一群人的嘴,任凭储蓄员怎么解释都没用。

当然,解释没用是因为解释的内容都是没用的东西。这一个储蓄所七个人,六个都是三十左右的,当班的才四个人,十年前卖保险的时候,他们还没上班,对具体的事情根本不知道。当初卖保险的老员工又有很多已经退休了,找不到人。再加上行里的领导只让他们先安抚客户,按照保险条款解释,暂时也没有理赔的打算,他们又不敢把客户往领导那里支走,所以只能无力地解释。解释一遍被骂一遍,这个人还没有解释完,另一个人就过来骂。

这人群里都是四十几五十岁往上的人,其中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大喊:“骂,使劲骂,讲道理没用,骂得越狠越有用。”另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也骂骂咧咧地大声说:“我说当初怎么还送自行车,原来都是我自己的钱买的,还是天价自行车,你们就是骗人,赔钱。”就这样,众人一边骂一边要求理赔。其中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倒是没有骂,只是凄惨地诉苦,但是毕竟顶不住亏钱的打击,说越说越激动,最后难受地攥起拳头锤起胸口,眼泪含眼圈地叫着:“我养老的钱啊,把本金给我补全了就行啊。”老太太把大堂经理和所长吓得不敢说话,赶紧先搀扶着老太太到椅子上先休息。

来讨说法的人越骂越狠,大堂和所长一脸的唾沫,干脆也不擦了。幸好语薇在窗口里,有玻璃的保护。不过,这几个小时不断地解释也是把她累得筋疲力竭。

中午,赵旭从市局回派出所,一进门,正遇见老高带着几个警员出警回来。

赵旭随口一问:“去哪出警了?”

老高回答说:“旁边的金凤支行,一群人保险到期闹事。”然后转成安慰的语气说:“放心吧,已经劝回去了,不过那帮人闹得可欢腾,骂人也骂得挺狠。”

赵旭听是语薇的网点被聚众闹事,有些不放心,赶紧跑到金凤支行的门口往里面看了看。

因为语薇说江兴银行像造谣工厂,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传成一段故事,捕风捉影空穴来风是常事,同事们编故事的能力胜过相声演员,所以暂时不许赵旭去单位找她,免得传出风言风语。赵旭尊重语薇,知道语薇谨慎是因为她是一个守礼有节的女孩,所以只在外面看了一眼。语薇坐在窗口,似乎有些无奈和委屈,但也没什么其他事,所以赵旭放心地离开了。在回派出所的路上,赵旭发了一条微信给语薇,问:“听说你们那有客户闹事的,你受委屈了吧。如果心情不好,下班我陪你去登山吧,释放一下心情。”

银行的柜员要求坐柜不能带手机,也不能频繁离柜,所以大约半小时后,语薇才回了一条微信:“没什么委屈的,只是应付了几个小时,有些心累,那你下班来接我吧,我也想去山顶看看风景。”

等五点半下班,语薇走出金凤支行,赵旭已经把车停在不远处等着语薇。等语薇坐上车,赵旭踩动油门径直开去了南山。

南山是江兴市的景点,不是很高,大约不到两百米。现在正是盛夏时节,成了人们夜间休闲的好去处。两个人到了南山,赵旭和语薇一口气登到了山顶。运动本来就会产生多巴胺,站在山顶,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让人心情顿时舒畅不少。

两个人坐在长椅上,赵旭贴心地把准备好的矿泉水拧开,递给语薇,说:“其实我今天偷偷在你们银行外面看你了,感觉你挺疲惫的,那些闹事的人说话很难听吧?”

语薇接过纯净水,看了看赵旭说:“没事,其实早习惯了,银行毕竟是服务业,工作这几年棱角早就被磨平了。再说这不是第一次闹了,这些人前些天零零散散地闹过,今天是聚在一起闹。”

“服务行业不容易。”

理解是沟通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句真诚的理解抵得上千言万语。

语薇听赵旭这么说,心里一阵温暖:“谢谢你的理解。”

“今天的事你们行领导怎么处理的?”赵旭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