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存疑383(2 / 2)

先前王氏还羡慕马氏能去到小姑子那边的世界,神仙一样的世界,以为没机会见着四妹了,没想到这就见着了。

“不说爹娘,我激动得手都打颤。谁能想到还能再见到四妹的一天呢。”当年要不是他年纪合不上,恨不得就替四妹去填龙脉了。那时候他们和爹娘哭得眼泪都干了。

“家里的事,要是给外人知道了,怕是要招祸,和顺那会已经记事了,你需得叮嘱他,莫要在外头说漏了嘴。还有他的婚事,还是再多看看吧,找那些简单的人家,越简直越好,省得亲家那边多嘴多舌给家里招祸。”

林敬平说着,忽然灵机一动,“要不给他买个丫头怎样?无牵无挂的,娘家也没有,最简单不过了!”

“胡说什么呢。”王氏推他。

“将来是和顺要跟人过日子,又不是我们。还得看和顺的心意,他要是喜欢,买个人回来也没什么。不过你放心,那孩子懂事,他心里有疑问,也不会往外传的。”

林敬平把这事记在了心里,想着要不行就跟爹娘商量一下,买一个人回来当儿媳算了。

但又想着,和顺是大哥,他后头还有几个弟弟,长嫂如母,这买回来的嫂子,如何与妯娌相处,以后家里怕是不成样子。

只好收了心思。

“和顺这些年得了四妹送的不少好东西,你得提醒他记恩。莫要多话多事。”

“放心吧,我会跟他说的。”

林家大人,跟几个孩子千叮咛万嘱咐,好在几个孩子都是懂事的,听说昨天的事不仅不能往外说,连二房的人都不能告诉,便都死死记在心里。

自家女儿回大齐来了,就近在咫尺,林秋山和耿氏自然是想时时刻刻都和女儿在一起的。但也知不好声张,林秋山陵园那边的活也不好老请假。

于是,思女心切的耿氏便地也不下了,带着自家的吃食,拎着家中存着的布料去行宫见女儿。

遇到人问,便说越王找她去做些活计。陵村的人都知道越王爱找林家人,倒也没有多问。

林照夏一是想着留在皇陵再等等看有没有回去的机缘,二是也想跟家里人聚聚说说话,倒也不急着回京。只在行宫陪耿氏和几个侄子们说话逗聚。

听说和顺、秋华都在说亲,林照夏想了想,说道:“秋华刚及笄倒不用太着急。和顺年纪大了,是不好再拖。但也没必要从外头买人,或是一定要在陵户里找。周边看看,民户家里有没有那种家中和气,又贤惠懂事的女子。”

耿氏,王氏和马氏一听就懂了。心里有些激动,起了一些期待。

这就是说将来,自家没准能进一步。所以家中孩子的亲事就不好太草率了。

“那秋华就再等等。和顺的话,要从民户中找,怕是不容易。”

自家不过是陵户,想和民户结亲,将来生下的孩子世代都是陵户,只怕别人不愿意。

“这年头活不下去的民户庄户人家多的是。不着急,慢慢找,让二哥在外头收货时多多留意。咱家再多给些聘金,尽量娶个民户女回来。”

林照夏是想着借赵广渊的关系,将来让林家脱了陵户的身份,和顺是家中长孙,若说了一个陵户女,将来还得为亲家再求个恩旨脱了陵户的身份?

话也不用说得深,耿氏等人都听懂了。

王氏自然是想儿孙将来不用给人当奴才的。便高兴地点头,“好,我们听四妹的。到时让爹娘给二叔去一封信,让他帮着多留意留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