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谁是最佳人选510(2 / 2)

至正帝也饿,这一早上心力交瘁。“此乃头等大事,还望众卿尽快商议出合适的领兵人选。退朝。”

“退朝!”

司殿太监一声唱,众臣如听天籁。“恭送皇上!”别提多雀跃。

出了大殿,众臣早已没了聚在一起说小话的兴趣,脚步匆匆就出了宫。蒋项左右看了看,接近越王,“王爷?”

赵广渊朝他轻轻点了点头,“本王想领兵。”避嫌一样,提脚就上了马车,走了。

蒋项愣了愣。齐亲王走过来,手臂撞了撞他,“说了什么?”

蒋项看他,想着如果王爷是这个意思,那还需要齐亲王助力,立刻就挤了笑脸拉住齐亲王,“走走,先去吃饭,饿得我头晕眼花。”

“放开我,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齐亲王不满,可到底还是跟他走了。

回到府里,赵广渊召了幕僚,说了他心中的打算。众人错愕后,有同意有不同意。

“这会正是关键时期,王爷合该留在京城才是。”

“我赞同王爷领兵!只要此次击退西戎和蕃厥,对王爷将大大有利!”

赵广渊点头,“我正是这个打算。函谷关那边这些年咱们渗透得还算可以,那边有咱们的人,本王也一直想去彻底收复外祖父给我留的后手。这次是个绝佳的机会。”

而且此前皇上轻轻揭过太子的过错,他已试探出皇上的态度,他想得遂心愿,还需另僻蹊径。而此次机会,正好。

众人听他分析,精神大振。

“那咱们得寻些帮助,不能由王爷自已提领兵的要求!”

若由王爷提出来,不止皇上,太子那边估计也会多想,必要阻拦的。

而按皇上的意思,京中众将,已无拿出得出手的将领,都不如守边的将领善战。

那就肯定要选一个身份和份量够的,起监军作用,可以融合函谷关三十万兵力和前去支援的二十万兵力的人。

但凡这个人身份不够,两边人马,必是东风压西风,在战场上,为争功,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是为大忌。

定了此事,接下来众人便开始商议如何策动各方,让他们保举,最终让越王可以领兵。

散会后,赵广渊拍了拍蒋文涛的肩膀,“你岳父那边,还需你出马。我怕先生不能说服于他。”

蒋文涛点头,“下官明白。下午我就带德阳回王府陪他们吃饭。岳父疼德阳,让德阳去求他。”

赵广渊笑了起来,“德阳要是缠起人来,齐王叔确实招架不住。你跟德阳说,此事若成,我欠她一个人情,将来有什么需要我这个堂兄做的,只管开口。”

“好。那我代德阳领下了。”

蒋文涛走后,赵广渊站在原地想了想,又分别派了数人出去。

燕宅,燕惊蜇也正在书房想着领兵人选,忽地就被猛地闪现在面前的暗卫吓了一大跳。心脏扑通扑通跳。

因为暗卫都藏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很多时候他都忘了他们家还有越王派来的暗卫。

缓了缓,才起身,“是越王有事交待?”

暗卫点头,也不说话,只交给他一张小纸条。人忽地又不见了。燕惊蜇愣了半晌,才去看手中的纸条……

越王想领兵?

而另一边楚王也被赵广渊约了出来。

“你想让三皇兄领兵?”

“正是。”赵广渊煞有其事地点头,“三皇兄比起太子,还缺了声望。此次,便是他最好的机会。”

“你怎么不去?”

“你想看我死在战场上?”赵广渊斜睨着他,“你那侍妾还有数月才生吧,就这么盼着继承我的王府了?”

楚王一噎。觉得自己真是猪头脑子,赵广渊如何能出京,如何肯出京。

他好不容易才从皇陵那里回到京城,苦熬十年就盼着撸倒太子,替他皇兄和外祖一家平反,他能主动去送死?

心愿未遂,怕是打死他都不会想要离京。

那三皇兄离京合适吗?

若是胜了,那真如老七所说,这个军功谁都压不住,父皇那里也会重新权衡太子和三皇兄谁最合适那个位置。

不过,要是有个万一,三皇兄在那边出了事呢?

那就留下我一个人了?

楚王心里砰砰跳起来。重新审视了自己一番。那个位置谁不想要呢。可他自己是否有那个能力与太子和老七一博呢?

很快就撇开脑中的想法。斜了赵广渊一眼,“三皇兄出京,不会正好合你心意吧?”

摇头,一副不为所动的样子,“三皇兄还是留在京城更好。京城安全。”

“在函谷关能有什么危险?他是监军,又不需要出兵迎战。事态不对,还不会跑?”

跑?

跑也不是不行。万一关隘都破了,还能不跑?有那么多人护着呢,能出什么事。“行,一会我就去找三皇兄。”

结果,秦王一听,并不同意。

还不由得多想了一些。

现在父皇的这些儿子,最有实力的不过是太子,他和老七。他一出京,留老四在京城是绝计斗不过太子和不知深浅又隐忍十年的老七的。

而且战场之事,瞬息万变,万一他出了事,不说别的,只说伤了手伤了脚,那离那个位置也就无缘了。

而且就算在战场上不出事,万一那两方暗中动点手脚呢?

他还能回到京城吗?

这一刻,秦王不由得就多想了些。

本来力推秦王应下此事的楚王,一听他三哥分析,也觉得不合适了。“难道老七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就是想让三哥离京?”

好叫他捡着机会?

“那不如推举老七算了!”

推举老七?秦王眼睛一亮。与楚王再对视一眼,合适!还真就老七合适!

把老七支出京城,他兄弟二人趁太子分心,专注对付太子。若老七在那边有个万一,那正好。若不幸给老七捡着军功,那他回不回得来,还不是他们说了算吗?

“那还得安排我们的人手在军中!”

秦王点头,那是一定的。“此事交给你去安排。”

“三皇兄放心。我一定把此事办妥!”

而太子那边,做为最信任的幕僚,当燕惊蜇把推举越王领兵的种种好处分析于太子的时候,太子也是连连夸赞。

“还是燕卿深得孤的心意。”

上次不能杀了老七,这次一定可以。

老七再有人手,能有他在军中的人手多?

这一回,必让他去得,回不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