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明500(2 / 2)

也没与林照夏多话,只说等配好药会让家中下人送去给她。

林照夏一颗大石落下,朝他福了一礼。“王妃折煞下官了。”便告辞走了。

林照夏领了皇上的赏赐正要走,太子出来,“我送送越王妃。”

林照夏不好拒绝,与他同行。

太子与她拉着家常,要她别忧心赵广渊,说皇上下了旨,他不日就会回京了。又说她这段时间身体有恙,府中事务太多,“你的内侄长煜,怕是照顾不到,不若孤接他到东宫来,与孤的几个儿子一起读书吧。”

林照夏吃了一惊。

到底太子还是怀疑上了长至吗?

不知周院使为什么帮她隐瞒,难道太子心里还是生疑,认为长至是赵广渊的亲子?

“多谢太子好意。我那侄儿生性愚笨,拜了蒋长史为师,还常常令蒋长史头疼,若去了东宫,只怕要拖累几位公子。”

“无妨。孤是听说长煜懂事,想着蒋文涛事务烦多,才想着接他到东宫,也好让我家那几个顽童看看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他一个外省地没见过世面的,哪里敢跟太子家的几位公子一起读书。没得把几位公子带坏了。”

林照夏婉拒,一路上就没松口。

太子似乎是没法,也不能跟个女人计较,或是冲入越王府把人带走,便只说道:“那等七弟回来,孤再与七弟说罢。总归是为了孩子。”

“多谢太子。”

林照夏上了马车,脸上的笑便落了下来。

完球,太子这是露出獠牙了。盯着赵广渊不说,还盯上长至了。

这做事也太谨慎了。今日拒绝,万一太子不放弃呢。

哪怕种种迹象表示长至跟她跟赵广渊没关系,可瞧着太子这模样,还是一副宁可错杀,不容错过的样子。

回了府,与蒋文涛一说,蒋文涛也急了。

以为王妃进趟宫,是被叫去问越王情况的,这怎的又是把脉又是要接世子去东宫?

而且周茂安的态度他一时也猜不透。周茂安为什么要帮王妃?

“要不臣把世子送出京?送到蒋氏族地?”先藏起来?“或是把世子送到鲁王府,跟鲁王家两个小公子一起读书?”

鲁王现在上了王爷这艘船,万般维护,这会王爷不在,有鲁王庇护,由他对上太子,或可保小世子一时。

“若东宫把鲁王家的两个孩子和长煜一起接走呢?”林照夏觉得把长至送到哪里都不安全。

“还是呆在府里,在咱们眼皮底下最安全。”

没有哪个地方比现代那边更安全。

蒋文涛点头,“那这段时间王妃别让世子出门了。就在咱们府上,多派一些暗卫暗中保护他。”

好在王爷安排在世子身边的暗卫足够,府里侍卫也足,只要小世子不出府,安全无虞。

只是太子现在不仅盯着王爷了,还盯上小世子了,让蒋文涛起了浓浓的危机感。而且似乎皇上也对王爷起了变化。

竟让人对王妃把脉?今日要不是周茂安,怕是王妃出不了宫了。

蒋文涛决定回去与父亲商议一番,再想想对策,还有怎么帮王爷扭转朝中对他的不利言论。

明明王爷在外头是做利国利民之事,怎么锅都给王爷扣上了?

而且王爷那边也不知平安与否。

被林照夏和蒋文涛惦记着的赵广渊,正一路乔装改扮,急驰在回京的路上。

自见了赶过去的替身,赵广渊便决定由替身在明处,他在暗处,兵分两路回京。替身那边安排了三倍于他的的人手,他只带了少许人,轻车简从,从暗处离开。

扭头往身后看了一眼,见刘丰水正骑在马上咬牙坚持,想了想便吩咐道:“勒马,休整片刻。”

吁……众人纷纷勒马,翻身跃下。

刘丰水两脚如灌了铅,抱着马身略显生涩地从马上翻下,脚步踉跄了下,差点没站稳。

“没事吧?”赵广渊走过去询问。

刘丰水两腿磨得生疼,但一路咬牙不吭声,摇头,“王爷放心,小的无事。”没想到当初那个到家里借宿的贵人,竟是王爷!

“能挺得住吧?”张志等人也围了过来。他们都是行伍之人,和才刚学会骑马的刘丰水不同。

“能挺得住。”

“好样的。”张志捶了一下他的胸口,对他刮目相看。一个没受过训的农家子,竟是没落下过队伍。

“先吃点东西再赶路。”赵广渊说了声,寻了一块避阴地坐下。

张志递给刘丰水一块夹了肉的干饼。刘丰水谢过,接了过来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你何必受这个苦,留在挽花县我们王爷还能不安排好你?”

“我要上京给王爷做证。”

“王爷手上的证据足够多。”

刘丰水默了默,好半晌才挤出一句话,“京城没有亲人。”

“啊?”张志没听懂。

赵广渊却听懂了。挽花县有他死去的家人,他留在挽花县只会徒增伤心。赵广渊叹了一口气,就像当初的他,他也曾在夏儿那里,忘记了伤痛。

一只信鸽扑腾腾地飞了过来,张志起身擒住,“王爷,京城来的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