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端正月下异世人(1 / 2)

“观月,我今日在街道上,偶然听人谈论到,长安中秋诗会中,有一首词引起了轰动。”魏朱回到破庙后,对着观月倾诉道:

“你个行脚乞讨的人,竟然还懂得这个?“观月用带着嘲讽的口气问道。

“那当然,毕竟我曾经是...“魏朱打了个岔,话锋一转:“算了,不可说不可说。”

观月不禁有些失望地说:“还在玩谜语?不说也罢,连你这个行脚乞丐都知道,了不起啊。具体是什么词?“

魏朱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听说好像是叫做《水调歌头》,我记得其中有一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观月闻言陷入了沉思:“今夕是何年呢?“

魏朱笑了笑:“你也听说了啊。“

观月摇摇头:“没...没听过。“

魏朱沉思片刻,接着补充道:“那你怎么会对这首词这么熟悉呢?看你的样子似乎对它很了解的样子。“

“我所说的并非是词,只是感慨一下而已。“观月再次陷入思考。

又思索了一会儿,观月追问道:“这首词是谁的作品呢?“

魏朱回答道:“好像是一个叫做子不语的人,具体是谁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诗是从长安传来的。“

观月皱起眉头说道:“子不语?我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魏朱问道:“你认识他?“

观月摇了摇头说:“没有,只是最近好像在哪听到过这个名字。”

“哦?“魏朱惊讶道:“要不我再出去帮你打听一下?“

观月想了想,点点头:“好吧,那就麻烦魏娘子了。“

“没事,不麻烦,这只是小事而已。”

五天前,观月第一次尝试乞讨时遇见了魏朱,他们俩聊得很愉快,魏朱得知观月一个男孩子独自在外面,钱丢了没地方住,便向他提议,如果没有地方可去的话,可以和她去城东那个破旧的城隍庙,观月当天晚上便在破庙住下了

魏朱是一个热心肠的女子,在破庙住下后,她就把观月当成了真正的朋友,两人也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民以食为天,仓廪实则天下安

成都府素来享有“天府粮仓”之誉,作为大夏四个最为富饶的都市之一,八月十五端正月,锦城的街头热闹非凡。

在这个全国性节日下,街面上人山人海,各种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热闹喧嚣的画卷。清晨的阳光洒在街道上,照亮了街头巷尾的喧嚣场景。

人们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间,有的在摊位前选购着新鲜的水果和糕点,有的品尝着街头小吃的美味,而摊贩们则在各自的摊位上吆喝着,充满激情地推销着自己的商品。

夜幕降临,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锦城的东方,景色变得更加迷人起来。

微风轻拂着人们的脸颊,带来了一丝凉意

登上秦楼,一对鸿鸟从碣石山翩翩起舞,相互呼应着,倒映在镜子中的身影清晰可见,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芬芳和珠子的璀璨,交织出绚丽多彩的图案。

楼下的庭院里,花草繁茂,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蜡烛的光芒在夜风中摇曳,犹如星星般闪烁。

锦城的人们都沉浸在这美好的节日氛围中

在锦城的中央一座府邸内,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舞者在月光下翩然起舞,他们的舞姿轻盈而优美,仿佛是在为明月献上最婀娜的舞蹈。

他们的动作流畅而协调,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优雅。不远处一位歌者手弹琵琶,演唱着悠扬的曲调,歌声如同清泉般悠扬,让人心旷神怡。

院落深处,两个女子站立其间。

左侧那个看上去恰及二八年华,长得眉清目秀,脸颊如同白玉般润泽细腻,黑眸如星辰大海一样闪烁,薄唇微翘勾勒出完美的弧度,一袭白衣看上去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右边那个皮肤蜡黄长相稍显普通,身材高挑而挺拔,身形板正,剑眉凤目看上去英气逼人。

“暖玉小姐,今年是第一次在外过节吧,怎么样想家了?”英气女子问道:

被唤作暖玉的少女点头:“是啊,有些怀念母父和二姐,他们今年去了长安和大姐一起过节,话说知画小姐你们这中秋都是些诗会文会怎么没有武会啊,没意思”

“当然没有了,大过节的舞刀弄枪的,要是伤到人不是总归不太好啊”许知画解释道

“哎,武林大会还有两个月呢,真够无聊的,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对了你上次偷偷说的那个表弟借兵那事怎么样了,我觉得那个事倒还有点意思”

“算算日子也是到了烧寨的时候了,安家那边消息也差不多该到了吧”

正说话间府中小厮跑来“小姐,家主请你过去书房一趟”

“来了么”许知画转身说道:“暖玉你先待下,我去去就来”

“嗯,慢走”

许知画匆匆离去,留下暖玉独自站在院落中。

暖玉的目光转向天空,看着那一轮明月渐渐升起,思绪也随之飘向远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