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血淋淋的一幕34(1 / 2)

欧阳刀光卖掉了烤狗肉,得到了一些白花花的银子,一脸喜兴。

那些银子光光溜溜,亮亮堂堂,跟自己前世在影视剧里,穿着古装的古人们花的银子,一模一样,不差分毫。

他得到银子虽然不多,但也是一笔财富,省着些,能花些日子,大手大脚,一时三刻,就能挥霍掉。

当紧的是置办一身衣服,总不能身穿一身偷来的有些花哨女人的衣服,有些碍眼,自己心里不舒坦,总觉得别别扭扭,会有意躲着别人目光,谁看自己一眼,都有些发窘,浑身不自在,如芒刺在背。

刀光在一家卖衣服店铺,买了一身男人的行头,换上崭新的衣服,身姿笔挺,阳刚俊朗,一表人才。

忙忙碌碌一整天,搞得肚皮空囊,饿了,刀光牵着白马在大街上寻找饭馆。

不急不慢,走了一会,看见随风飘摇的酒幌子,那是一家叫康夫楼的小饭馆。

门口有两棵皂角树,一棵树上拴着一匹毛驴,另外一棵树空着。

刀光疾步走过去,把白马栓在那棵空荡荡的树上,亲昵摸摸马的屁股,有些溜须拍马的意思,走进了门脸不大不小的饭馆。

他刚进去,跑堂的店小二就亮着嗓门,喊道:“客官,里边请,吃点什么。”

殷勤的店小二,拿来菜单,微微躬身,恭恭敬敬递给刀光,请他点菜。

刀光扫一眼菜单,一眼看见了一道东坡肉,还有宫保鸡丁,看看价目表,太贵,目光下移,就点了三样家常菜,麻婆豆腐、花生米、油炸小鱼,还烫了一壶酒。

店里食客不多,显得有点冷清。

刀光靠近窜户落座,这个位置敞亮,视野也好,可以看见自己拴在皂角树树上的白马,别被人偷走了。

菜和酒很快齐活,端上了桌子,闻到香喷喷的味道。

刀光也是饿了,抄起筷子,夹一块麻婆豆腐,有点烧嘴,嘴里哈口凉气,咽下去,还是烫了嗓子,赶紧喝口酒,浇灭滚烫。

刀光饿了八百年一样,风卷残云,自斟自饮,不一会就把三个菜一扫而光,光盘行动的模范执行者,一壶酒也喝干净了。

摸摸微胀的肚皮,看看外面的天色,刀光在柜台结账的时候,只花了三个铜板。

这时候天色已晚,日头就要西沉。

得找一个住宿的地方,不能睡在桥洞或者跟穿的衣衫褴褛的乞丐们,睡在大街上偏僻的角落吧。

手中有银两,心中不慌。

刀光牵着白马,在大街上晃晃荡荡。风不大,忽忽悠悠的小风,吹着沁汗的额头,刚才吃饭喝酒有些急,额头就汗了。

走了一会,刀光看见一家门脸不小的好汉客栈。

客栈看上去不是很豪华,但也档次不低,门上画着一个举着大刀的英雄豪杰,也权作门神。

刀光觉得这家店价格会不菲,就进店跟店小二询价,店小二接待的南来北往的客人不计其数,扫了刀光一眼,穿着新崭崭,但衣品价格应该不会太高,想懈怠,又怕打在老板娘的眼上,还是向刀光不厌其烦地介绍着:“有豪华间‘头房’,上等客房,又称为‘官房’,每晚二两银子;普通房间有‘稍房’‘陋室’,每晚一两银子;还有多人间的‘通铺’‘大铺’,每晚三十个铜板,客官您看住什么价位的房子呢?”

店小二介绍到中间的时候,看见走廊上的老板娘,话头热情如火。

哦,蛮不错,就是劳资银根紧缩,口袋羞涩……刀光一脸歉意,连忙颔首说道:“价格合理,忽然想起一件急事,我稍后吧。”

刀光找个借口,溜之大吉。

慌慌失失,出了客栈,刀光骑上白马,心里骂道,尼玛,这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物价也不便宜,想想也理解了,这是皇都罗刹海市,房价高物价高,也正常,跟前世的北上广深一个道理。

刀光算了一下账,这么老贵,自己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赚到了一点钱,都花在了客栈,真的不划算。

城里的客栈,花销太大,刀光心想,我出城去到车马大店,那里虽然简陋,但价钱应该便宜公道。

他骑上白马向罗刹海市的城外走去,出了敞开的城门,骑马拐个弯,就到了城市的郊区,他看见了一家叫回头客的车马大店。

拉着马匹进了客店,问店小二:“一宿多少钱?”

店小二看了看刀光说:“住大通铺一个铜板,单间,三个铜板,喂马两个铜板。”

在古代,一文钱可以买酱、醋、油、酒、各一碗,也就是说,一文钱能买到一碗酱油,一碗醋,一碗油和一碗酒,这四种东西,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四碗一文”。

欧阳刀光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一晚上三个铜板,喂马两个铜板,一共是五文钱。

这里要比城里客栈便宜很多,他就决定在这里住下了,刀光对店小二说:“好,就住这,给我开一个单间,把我的马拉到马棚去喂,喂些精饲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