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准备(1 / 2)

“好的,我知道了。打仗总会有人牺牲的,但您的儿子十分英勇,死在了我的前面。”萧骏清点队伍,做着战后的慰问工作。

萧骏亲手将发下的物资交付其家属后,便匆匆离开,和其他官吏一样去往下一家。

赏罚一定要严明,不然会人心不定。人心不定则环境不安,危险环境本就困难,在不安下,会造成严重的转运等一系列困难,既不能充分发挥实力,更会反助他人。

“光复军”的成分,以当地汉人和内地客户占主体位置,除当年因为生存融入当地,以萧家及其势力。以及常年生活在边地的家族,及略微胡化或已汉化的人民。

随着影响力等一系列的扩大,“光复军”从有条件接纳一部分愿意过来的番人势力及人民,变为吸纳大部分番胡之人。

尤其现在更为明显,两战下来,不管是逃难避患的边地人民,还是归附的各种本地势力,又或者是俘虏过来的各族人民及战士。

因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往往伴随着矛盾与冲突,若管理者不进行处理,会为以后埋下更大的祸患。

就像一个应在南方,却长在的江北的果树,随着成长,结了一颗中规中矩的果子,必然会受到生长地域的影响,这果子越长越大,而其内部,已经开始出现黑点。

若不加以用药物治疗,果子不仅长不大,黑点也会扩散的越来越大,果子坏死,失去所有成果,最后病死果树。

萧珏萧域安定和内部矛盾,两代人也在做迫切的思考办法,解决问题。

萧珏确定了领导位,将汉化的番胡人纳入统治层,由于信得过和文化认同,让本地人民众接纳自己的同时,需要负责管理与教化。

由于初来乍到萧珏并不比,宇文乂等人知道的多,从语言乃至风俗,禁忌等等,也并也十分的把握与管理经验,所以把适当的事交给适当的人,萧珏对此尽其所能。

也做了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本地野学:萧骏派人在野地进行讲学,一段时间后,承担起的教化和管理乡民的职责)

萧珏有的拜访交谈,或是散财拉拢。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将一些汉化或友善且立有大功的胡人予赐姓,因为举止或是语言并无太大差异,给予汉姓模糊边界。

汉家常设五经博士和地方乡官。负责讲学,或教化与管理当地事务。

北地南乃至朔方北等地,战损严重,但在凉州三明等人的兵势犁地之下,后时有小暴乱。

当年,关西孔子杨震为代表经学世家,常年讲学,在各地素有威望,有底子通教化,也是重要的一点。

因此萧域接手的局面,比他老爹稍微好一点,多年过去,尊重与教化的力量开始逐渐显现,后在外部形势的压迫下,萧域得于整合积攒下的数年力量。

萧域借此机会,又伐了数遍后,方才拿下了北地及周边地区。

将先前以部落为主体的民众,开始一步一步的我蚕吃桑叶般拆散,让其从繁杂的大部落,变成一个个户属亲属为单位。

治理政策上,一部分继承学习其父的方略经验,同时注意对方的文化及习俗,通过节日,促进关系与融合。

将职权进一步分配,尽可能的用商业带来资源,用于生产、建设及自身发展。

当地贵族佛道两家为信仰,少数精习儒学,民众以畜牧为业,思想文化上存有大量的空白。

萧域便雇,儒生、道士、西域和当地之僧,三教之师进行混合讲学。

数年后,萧骏设向萧域提议立奖学制度,提出花小钱办大事的办法。

(听学者给予钱布粮等物,同时,每年春种,秋收之后时,进行三方辩论,给予好学者更多奖励。)

180年11月

萧骏再次讲学,后面一圈圈围上来的群众,在他们注视下的,第五次向众人讲学,当然不可能是靠自己,他也只是所有讲师中的一个。

萧骏结束时视线环顾一圈,发现又有不少新面孔,心中难免喜悦之情。

数万边民、俘虏,萧骏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有威望,有经验,有想法,在人力物力的基础上,心中早已有数。

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步:请客让他们先吃一顿饱饭,接下来第二步:倒苦水,第三步:清理被边民指控,罪恶之深重者,予以惩戒之刑,重罪不赦。

完成以上三步后,在保障伙食的同时,进行教育,规定的其行为条例,安排在边地内生活。

几年之后,最后将他们根据关系,按户记录,之后打散,分配其任务,种地放牧,挖矿打铁……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规矩,教育等等手段,日益消减之下,洗去他们大部分的游牧气息,最后审批后,完成边民入户。

(当然这只是先辈经验,以及因地制宜总结下的一部分思想,淳化民心,促进交流,完成治下安定是这一切的根本目的。)

(事实上,当地中也不乏那些畏威而不怀德的首领与部落地区,以上均是思想,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实施的手段,随机应变,恩威并施才是常态。)

目前有记录在户的居民

北地及附近:8.4万

上郡及附近:6.5万

朔方:3.2万

五原:3.3万

云中:3.9万

定襄部分地区,2.1万

其他及各边地,山野地区,等有记录之人,以及未纳入户的牧民:估4.6万户以上

晚间

萧骏看着桌上越来越厚的报告,看来得找几个帮手了:“却,发动两次召唤,侧重政治。”

““春秋:仲由(孔门十哲)政治:100,智力:95……”

“东汉:寇恂(云台28将)政治:94,智力:92……”

“明朝:杨士奇(三杨)政治:95,智力:88……”

“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政治:98,智力91:……””

获得人物:范仲淹:【统帅:86,武力:49,智力:91,政治:98,魅力:91】

植入身份:突厥入侵时,当地挺身而出镇守寨门的义士,被予以提拔到身边辅助政务,原本是江南人,因洪涝之事,因此被朝廷调来朔方。

携带人物:好友:滕宗谅,及其妻子〔长子范纯祐(六岁)、范纯仁、范纯礼、范纯粹(三岁)……〕

萧骏看着选出来的名单,瞬间如释重负:“庆历君子,为国家分忧,以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一批人为首一次改革尝试。”

“真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运作,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纵使失败,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其君。为国为民,极具个人理想。”

“金朝:张浩(提倡改革)政治:97,智力:92……”

“契丹:韩延徽(南北二院)政治:97,智力:93……”

“北魏:李冲(三长制)政治:94,智力:86……”

“西魏:苏绰(朱出墨入),政治:98,智力:96……””

获得人物:韩延徽:【统帅:75,武力:53,智力:93,政治:97,魅力:73】

植入身份:韩灵的弟弟,韩家的二代中青年才俊,现在您父亲身边,充当幕僚,辅助法律政务。

韩延徽字藏明,辽朝开国功臣,是契丹倡导“胡汉分治”的汉族政治家。同时也是促进契丹部落文明,逐渐开始发展,启动并进入觉醒阶段。

为契丹的国家化以及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辽人原始的生存方式,以致后来商业隆盛,为辽代的经济繁荣打开了大门,加速了北方文化初期的开发。

还直接参与了行册礼等礼制的制定,为契丹人汉化、封建化打下了全面的基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