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分节阅读_第304节(1 / 2)

  闻言,闻人甫立刻心凉了半截。

  有句话说的好,往人身上泼污水的那个人,比任何人都清楚此人有多清白,闻人甫就是如此,他知道,韩盈和她手下的女医不会半点巫术,更不要提什么巫蛊,可她们的行为的确不太干净,过于血腥骇人,加上邱老翁的死亡,以陛下对鬼神之术的喜爱,这分明是能将韩盈逼到死路的,可为何,为何陛下就不信了呢!

  闻人甫想不明白,可他清楚,臣子是否有罪,从来不在于罪责本身,而是在皇帝愿不愿意处理此罪上,现在的陛下,根本不在意韩盈有这么一点‘罪责’。

  他估计错了,韩盈仍是简在帝心,陛下还在宠爱她的阶段!

  这个认知让闻人甫瞬间面色发白。

  不能一口气扳倒韩盈,那他今日的弹劾,岂不是同时得罪了上司和她?

  在闻人甫惊恐之时,延尉和大司农都接下了此事,而韩盈紧跟着说完之后,又厉声道:

  “陛下,巫蛊之术非同小可,此僚诬告,分明是意在杀臣!此等险恶小人,还有何德在朝为官?”

  别人不记得,韩盈还不记得汉武帝两次巫蛊之案有多大吗?那是能废立皇后,逼反太子,最后死伤数万人的惨案!就算巫蛊之术只是一个导火索,背后还有不可调和的政治冲突,可闻人甫行径,仍旧和拿刀冲到家门口,直接往她心上扎的行为没任何区别。

  而想要她性命的敌人,哪里能留着过夜。

  有仇,她当场就报!

  西汉的法律在不同时期各有变化吕后时期为了减轻民众束缚废除了妖言之罪文景两帝也放松民间舆论这种态度延续到了如今因为还没有两次巫蛊造成的惨案故此诬告还没有同坐的罪责但也只是不用同坐(既状告多大的罪自己也要受多大的罪)而重责严惩同样不会小到哪里去以如今的刑罚来说和直接死掉差不了多少。

  面对这样的反诉一直被冒犯的延尉张汤未曾开口反倒是略低于九卿的执金吾义赞同的开口:

  “以下犯上是为不敬而诬告之举更是歹毒陛下此风不可长啊!”

  越级、越规汇报还是诬告本身就是对秩序的一种破坏无论哪朝哪代统治阶层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西汉也不例外即便是在犯案中有诣阙上书前提也是此人会写正确格式的告书才行这本就将会写字但是不通状告的人给排除掉不说别忘了西汉还有极为严苛的户籍制度寻常百姓根本离不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所以延尉这边的诣阙上书不过是统治阶层为‘自己人’留下的一条救命、复仇通道而在别的时候更多的是‘书久不报’。

  执金吾对韩盈没多少在意但他对闻人甫的越级诬告极为厌恶若都像他这样越级诬告而无所损伤不知多少人要跟着有样学样了!

  “正是如此。”御史大夫张欧同样说道:“此僚心思险恶陛下应当给予严惩以警朝臣!”

  若是只状告属下案状遇疑韩盈袒护女医还在合理范围之内可说她和手下女医行巫蛊之术

  哪里是你司农右丞能提的内容?这分明是我御史大夫的职权闻人甫你越界了!!

第318章 笞刑二百

  面对这么多长官的严惩,闻人甫整个人都蒙了,他袖中的手克制不住的颤抖,甚至忘了这是在大殿上,就这么左右摇头环顾四周,试图寻找个还能为他说话的人出来。

  可这殿中竟无一人愿意与他对视,就算是有看到他的,也像是躲避污秽般赶紧避开。

  这样的场景,和之前状告韩盈的时候多么相似!

  闻人甫只感觉自己好似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拉到了半空中,那种强烈的惊恐环绕着他,让心急促的跳动,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极为模糊,回忆和对未来揣测的恐惧不断在脑海交织,化作了难以想象的沉重压力。

  从韩盈来后就未曾言语的大司农微微侧头看他,发觉对方额上已经满是细密的汗珠,心中不由得冷哼。

  背主而行之人,当得此等下场!

  “诬告之风绝不可涨!”

  刘彻的话再次将此事做了定性,他又不是傻子,怎么看不出这闻人甫想拿他当刀使的意图?当真是胆大妄为,当杀。

  “巫蛊害人者,当杀之弃市,闻人甫诬告女医,其意在杀人,更胡乱攀咬上官,当为重罚,念此事未成,免除死刑,只笞二百。”

  笞刑,也就是鞭打,西汉以鞭打取代了割手断脚的肉刑,刑罚变轻了不少,但这对犯人的的处境来说,仍没有多少变化,因为‘轻’的背后,是最低以三百起步、最高能达到五百多下的鞭打,甚至连鞭打部位,使用的工具也没有什么规范,都不需要打完,受刑者就已经死亡。

  直至汉景帝时,他发觉这样的刑罚带来的死亡不比肉刑差了多少,连忙改规,只允许用鞭和竹,位置也得避开胸、腹、腰等重要部位。

  这样的改法,一定程度上是减少了罪犯的死亡,但并非完全避免,毕竟避免胸腹腰,但背部和手腿等不严重的位置,还是可以殴打,而数以百计的鞭打,不仅能将人身体抽的皮开肉绽,后续因感染而死,狠辣些的,甚至能将脊柱直接抽断,让人非死即残。

  所以,刘彻看似开恩的举措,实际上也是和杀了他没什么区别,尤其是底下人最会察言观色,真行刑的时候,少这一百鞭,又能改变什么呢?

  只是刘彻还觉着有些不够,他看着离自己不远的张汤,又想起来此人不论案件审理到何等地步,便说延尉府袒护的条件,又加了一句:

  “延尉府审案自有法度,不过一日就如此揣度,其心可疑!再贬三级,以儆效尤!”

  这判罚下来,跪坐在殿中的闻人甫瞬间瘫软下来,整个人宛若断脊之犬般倒了下去,和他靠的近的人纷纷侧身远离,生怕沾到点什么。

  守卫崇政殿的侍卫进来,将宛若死狗的他拖走,看着闻人甫离去的模样,不少朝臣心中情绪也五味杂沉起来,即想不通闻人甫为什么会如此愚钝,又感慨韩盈当真是简在帝心,皇帝明明最信鬼神之事,就算是没做,此事也得忌讳几分,如今竟还能继续宠信韩盈,甚至还处理掉了这闻人甫……这韩盈,当真是不能得罪啊!

  朝臣心态如何,刘彻很清楚,但他懒得管,反正对自己不会有影响,对韩盈也有好处,而闻人甫的弹劾只要不被定性在巫蛊上,那就不算什么大事,他甚至有点后悔,一个小小的死人案,哪里用的着三位中二千石去?可此事改起来,又有些显得他刚才做决定有些不过脑子,一个案子而已,想来也废不了多少时间,索性就不改了。

  无事,那就退朝,刘彻率先离开,朝臣也有序的前去穿上自己的鞋袜离开。

  属下攻讦韩盈,无异冲着她死去的,反手被韩盈告到笞刑二百,贬官三等,也是死的他的属下,这种情况,大司农说什么都不合适,闭嘴才能不让双方尴尬。

  张汤倒是挺好奇那些女医如何剥开的人体,想看看能不能用在破案上,而关于女医治病误诊和意外死亡之间如何判定也需要商议,但此刻聊起来,又有几分干扰破案的嫌疑,为了避免口舌,他也索性闭嘴。

  三个什么话都不说的卿大夫并排走,就算是有人察觉到了韩盈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想要过来套套近乎,一看三个人的模样,就不敢继续靠前了。

  如此一来,韩盈也算是得了几分清静,只是这清静没持续多久,太仆突然快走两步追了上来:

  “韩尚院且先留步!”

  被呼喊的韩盈不由得停下脚步。

  她一停,连带着廷尉张汤和大司农濮宗都停了下来,只是过来的太仆丝毫不在意这样的压力,他走上前来,对着韩盈问道:

  “此事要紧,只能请韩尚院留步片刻,你手下女医可能治马病?或者有什么法子能够研究一番这马究竟是因何而病,又病在何处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