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讲武堂初选(1 / 2)

“曹将军,朕有个想法,可否先暂停演练?”

赵祯并不清楚大军演练能不能说停就停,因此并没有直接下令,而是先出言询问。

他毕竟是个门外汉,还是老老实实的咨询专业人士比较好。

曹仪闻言,神色有些惊讶,以宋朝一贯的行事作风,外行指导内行从来都是不问情形直接下令的,他没有想到,赵祯竟然会事先开口询问,随即回答道:“当然可以暂停,官家直接下令便是。”回话之时,曹仪下意识的抱拳行礼。

“如此就好,还是由曹将军下令吧,朕只是前来旁观,不必事事请示。”赵祯笑着说道。

曹仪猜不出赵祯的想法,只能听命行事:“末将遵旨。”说罢,让传令官下去传令,演练暂停,各军营回归原位,静立待命。

迅速恢复好队形后,曹仪回身向赵祯复命请示:“末将整军完毕,请官家示下。”

赵祯起身来到高台,看向台下一个个整齐有序的小方块,一眼望去竟然有些望不到边际。

赵祯开口问道:“曹将军,此次参加演练的殿前司诸军都在这里了吗?”

“回官家,今殿前司辖下共有十二厢兵马,其中‘捧日天武四厢’另设统帅,由殿前司直辖的兵马共有八厢,今日参加演练的兵马有四厢,合计十万余。”

“那其余四厢兵马何在?”赵祯皱眉,他记得让张茂则去传话的时候强调过,他要阅视殿前司的全部兵马。

“回官家,另外四厢兵马,分军、分营,驻扎在各路府州。”曹仪赶紧回答道。

赵祯这才了然。

“好,既然在京驻守的殿前司禁军都在这里了,那今日,朕就把此行的真正目的说与曹将军。”

“朕想新设一堂,名曰‘讲武堂’,专门用来培养指挥官和军法官,朕思来想去,觉得这第一批生员应该从殿前司诸军中遴选。”

“要想入讲武堂进学,标准就一条,千里挑一。”

“朕拟设计了三关,第一关,凡能在一百步外,连续三箭射中箭靶红心者,即可过关。”

“第二关,凡能在五十步外骑马射中箭靶三次者,即可过关。”

“第三关,若两轮过后,通关者还剩一百人以上,则一齐上场,乱战,直到场上还剩一百人站立为止。”

“不知曹将军觉得,朕的这个想法如何?”赵祯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最后还不忘再问一下今日演练的总指挥曹仪,可以说给予了最大的尊重。

曹仪拱手抱拳道:“末将无异议,官家所言,现下就能实施。”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好,那就由曹将军主持吧。”

“末将遵旨。”说罢,转身离开,他要召集各厢主、军头开会讨论,把赵祯所说的话转化成具体的、可供实施的方案。

皇帝所说的话虽说是圣旨,但也不是出口就能实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程序转化。

比如军事类的内容,皇帝说要调集精兵前来京师换防,这就是一個大致的想法,那么具体的内容就要由枢密院来制订。

调哪个地方的兵?调多少?派谁去调?走哪条路线?等等等,各种细节需要敲定,而这些内容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考虑周全的,这需要一个精密的团队,配合着完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