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胡林翼坐山观虎斗97(1 / 2)

华夏四年,左宗棠北上,兵围武昌。湖北巡抚陶恩培到处求援。可湘军大将胡林翼,带着楚军,驻扎在武昌一百多里外,按兵不动,坐观陶恩培城破人亡。

半个月后,经过一系列的背后操作,胡林翼反而荣升湖北巡抚,湘军上下,曾国藩心里也踏实了。

本来曾国藩率领的湘军,4天就收复了武汉三镇,一时威风八面。咸丰也非常高兴,这可是收复省城。

曾国藩收复武昌,论战功,完全可以封为总督或巡抚。湘军早期将领江忠源保卫南昌有功,被封安徽巡抚实职,可惜已战死。

现在立了这么大功,才弄了个代理高官,湘军上下都很是不满意,曾国藩心里很不是滋味。

没想到,就这个代理还没正式履职,咸丰又变卦了,改任兵部侍郎,继续统领湘军即刻开拔,攻占九江,去立新功。曾国藩和众湘军将领这个气呀,这大清中央脑子不清醒!

原来,咸丰又被提醒,汉人要防!他也觉得曾国藩一介书生,竟能一呼万应,建立这么大的队伍,再获得地方大员职位,将来尾大不掉怎么办?所以改口了。

大清都是聪明人,他们这样做,那是算计满满。曾国藩离开武昌,去打太平军,这样做一则可以消灭太平军,二则可以消耗湘军,三则可以再考验其忠诚度到底怎样。

曾国藩的智慧岂能不明白,但是他没有抱怨,毕竟她是大清忠臣,皇上的心思,都快刻出来了,还能说啥,他只得率军继续东征。

曾国藩打下武昌,当然有湘军的想法。湖南丢了,左宗棠拿下岳州,还虎视眈眈。华夏军随时可能打湖北,湘军和湖南没啥关系了,再丢了湖北,后勤怎么办?

本来曾国藩不想和湖南你死我活,原想湘军开拔时,可以把后勤由湖北承担。

这也是所有湘军将士的心愿,毕竟和朋友拔刀相向,他们心里也不舒服。更重要的是,湖北就近供应粮草,有利于湘军东下的军事行动。

曾国藩既然自己做不了巡抚,他就上奏大清,希望皇上派个湘军信赖的人担任该职。

想得太天真了,既然有了猜疑,就不会遂你的心。大清很会选人,新任巡抚陶恩培到任,曾国藩和湘军将士鼻子都气歪了。

陶恩培不是湖南人,但担任衡州知府时严密防守,太平军被迫绕城而走,守城有功被提拔为三品湖南按察使,第三把手,到了省城着实威风。

当时的长沙,很快领二品衔的团练大臣曾国藩也到了省城练兵,整天要求巡抚各衙门支持,要这要那,动不动就拿圣旨压人,品级还高。

陶恩培等湖南军政大员很反感,合谋把曾国藩收拾一顿赶出去了。曾国藩嘴上不说,心理有小本本,这算是结下梁子了。

湖南官员们以为断了曾国藩后勤,湘军必定做鸟兽散,不曾想曾国藩有自己的办法,还真把兵练成了。

曾国藩还带着大队人马,说是和左宗棠比划了一下,打的旗号是去湘南衡阳招兵买马。

谁知曾国藩这家伙使诈,退到岳州练兵。陶恩培和二把手布政使徐有壬,可算逮住机会了,力促巡抚骆秉章,参劾曾国藩并解散湘军。

对曾国藩有很深成见的还有江忠源,他也觉得曾国藩杀人太多,都是湖南老乡!

但从大局计,他又主张保曾国藩,关键时候老乡帮老乡。大清自然尊重江忠源的意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