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华夏军的山东军团94(1 / 2)

石达开在写信给萧朝贵后,就在广州忙着准备北上援军。此时的广州实行自由贸易港制度,在自由港制度下,国内外货物可自由进出该港。

两广的土货也可自由出口,且经广州转口的贸易,还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一政策优势,促进了广州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

广州特区还重视基础建设,随着香港大小港的修筑,尤其是铁路的连接,广东腹地的人员、货物源源不断地输往广州。

“各种水果及蔬菜以及胡桃、豆类、豆油、麻、烟草、毛皮、牲畜均运往广州,再由该处经海上输出”。

而国内外其他商品,也经广州装卸再输入内地。不仅腹地范围大幅扩展,交通运输效率也得到极大提高,货物运输的成本大幅降低。

广州因此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城市商业发展迅速。

广州特区的产业,石达开掏钱,用郑家女儿的名义,兴办了造船、棉纺、食品和机械等近代企业。

南海侯也看的眼热,软磨硬泡,从石达开银行贷款,在广东创办了教育、医疗机构。

此时广州特区,投资规模最大的实业,是石达开投资300余万汉王币,兴建的铁路工厂。

广州铁路工厂,承担铁路车辆的装配修理。既然开放了,外国人也纷纷来投资,普鲁士商人合资,投资酿酒公司。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然还要大搞教育。石达开大力鼓励办教育,在广州兴办的中小学,都是石达开银行出资。

郑观应作为负责广州,厦门和宁波特区的总长,干活挺卖力的,他和三个海关商量以后,制订了整体规划。

华夏军制定的一五计划,包括广州的城市建设规划。广州特区大了,要改,分为内外两界,内界为广州居住区,外界为商业区,面积共约20平方公里。

在内界区域规划布置了行政公署、住宅等建筑,并区分了欧人区与华人区。

以一五计划为开始,广州特区的城市建设全面展开。郑观应又制定《市区扩张规划》,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按照新的规划,市区规划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比十年前扩大4倍。

新规划填海建设新港口、仓库及物资集散区,还将市区沿海岸线向北、向西扩展,将香港经广州至澳门连成一片,逐渐形成规模更大的带状市区。

建设方面,石达开基本是批复,已阅转丞相或者部长。他重点是练兵,萧朝贵去北上救援林凤祥,石达开当然不会坐视不管。

他是一个守信的人,既然答应萧朝贵去救援,那就一定会派兵。

他在香山,开誓师大会。出发前夕,老毛奇不同意,他说这样是送死!

石达开给他解释了,山东半岛有足够的粮食,只要战术得当,问题不大。

老毛奇被说服了,不过他要求跟着去,他也想指挥军队实战。

石达开找来总参,他打算让李秀成带着北伐军去的,问他的意见。李秀成不反对,他同意老毛奇指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