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英法联军对阵俄罗斯88(1 / 2)

华夏三年整个10月,俄土两军都在进行战略机动,以求在多瑙河下游取得相对有利的态势。

华夏三年10月28日,土耳其军队战场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非常成功的率军从多瑙河南岸,宽大的正面渡过多瑙河。

华夏三年11月4日,土军在奥尔特里查击败匆匆赶来的俄军。补给是双方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巴尔干战场远离俄国的政治中心,尽管俄罗斯有多次对土战争的经验,但补给仍然是限制俄军行动的主要问题。

对土耳其而言,虽然君士坦丁堡距离战场较近,但巴尔干山脉和当地居民的叛乱,使得运输也十分困难。

多瑙河航运发达,利用海运成为双方补给的必然选择。战争打仗以后,争夺黑海制海权显得尤为重要。

11月27日,一只土耳其小型舰队到达希诺普港。土耳其舰队指挥官秘密行动,命令部下不准首先开火。

不久他就发现情况不对,六艘俄罗斯战列舰在港外巡弋。他发出急件请求增援,但杳无音信。

这些俄罗斯战列舰,从一百英里外的塞瓦斯托波尔赶来,属于俄罗斯黑海舰队,由海军中将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纳希莫夫指挥。

11月30日早晨,俄罗斯舰队进入希诺普湾,要求土耳其舰队升起白旗投降,土耳其指挥官拒绝投降并下令开炮,几分钟后俄罗斯战列舰开炮。

当早晨结束时,俄罗斯舰队取得完全的胜利。俄罗斯俘虏土耳其指挥官奥斯曼—帕夏,土耳其7艘护卫舰和2艘轻巡洋舰被击沉,土军死伤3000人。

这是木制风帆战列舰,最后的辉煌,也是俄罗斯黑海舰队最后的辉煌。本次海战也作为帆船舰队时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交战,而载入史册。

正是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蒸汽动力战舰被英法广泛使用,技术兵器的优势大大体现出来。

而战前拥有4艘120门炮战列舰,12艘84门炮战列舰,4艘60门炮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舰的俄国黑海舰队不久就消失了。

消息很快传到伦敦和巴黎,两国的舆论迅速升温(在英国,锡诺普海战被更是渲染为锡诺普屠杀),两国民意高涨,要求政府采取行动。

锡诺普海战的胜利,是俄罗斯在战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俄罗斯的胜利,就意味英国和法国在地中海地区利益的损失,因此两国很快参战。

华夏四年1月4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为土耳其运输船队护航。这只舰队规模十分可观。英国舰队拥有11艘主要战舰,而法国舰队拥有14艘,并且装备了更多的舷炮,超过100门舷炮的军舰共有8艘(法国5艘,英国3艘)。

英法舰队战舰由风帆和蒸汽混合驱动,机动优势非常明显。一天之后,土军在西塔特击败俄军的进攻,这是俄军的一翼。

华夏四年2月6日,俄罗斯宣布与英法断交,作为英法联合舰队驶进黑海的回应。

10日,英国和平代表团到达俄国,作最后的外交努力并面见了沙皇。双方分歧很大,沙皇担心与英法开战,但也不愿意就此退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