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广东爱国英雄林福祥66(1 / 2)

清末时期,广州府的繁荣无与伦比。广州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成为了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石达开待在香山,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看到广州府的繁荣,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毕竟郑家女儿天天出去买零食,给石达开吃。

广州府城市街道两旁,商铺和摊位琳琅满目,马路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

街头巷尾的小吃摊和茶馆里,人们聚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和闲聊的乐趣。

石达开把广州单独设立为经济特区,交给香山五大家族对外贸易。香山五大家族确实出力颇多,他们还帮华夏军买军火。

而没有了广州的广东,也稳定下来,石达开在广东采取军政分开,军队还是黑旗营为野战军,红旗营为地方郡兵,后勤营是新兵以及家属。

政务方面,广东和广西采取不一样的管理方法,石达开尝试改变,让南海侯刘阿生负责。

他还直接提拔了很多广东人,负责地方治安,组成地方武装部,接受退伍军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林福祥。

林福祥字亮予,号季薇,又作季眉。原籍大涌安堂村,出生于澳门。出身世家巨族,屡试不第。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他向广州知府余保纯陈述战守方略,未被采纳。

他不甘心失败,转投粤督祁贡,受命在广州招水勇组成平海营,任管带,镇守广州城西观海口。

在广东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一些当地的爱国士绅,当英军入侵时,在保卫家乡和田庐的热情的推动下,招募义勇,组织反侵略武装,并直接参加抗英斗争。

林福祥曾带领义勇,参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并向统治者提出许多反抗侵略的建议。

他生长于澳门,对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

鸦片战争爆发时,他还是一名没有功名的生员,当英国侵略者向中国一再挑衅时,他坚决主张抵抗。

认为“唯今之计,则必能战而后能守”,提出与敌人屈辱议和是没有出路和“不能长恃也”。

林福祥特地到广州求见知府余保纯,提出战守方略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当时,琦善接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署两广总督,向侵略者讨好,尽撤广州沿海防务。

战争开始,虎门外围的大角、沙角等炮台为长驱直入的英舰攻陷,守将陈连升父子等英勇战死,虎门也无法守住,水师提督关天培等壮烈牺牲。

三月,祁贡抵粤接替琦善为两广总督,在林福祥的一再要求下,通过他在祁贡那里,当幕僚的老师黄培芳的推荐,祁贡委派他招募水勇。

他从香山、顺德等地招募来五百七十二人,组成“平海营”,分配战船十六艘,驻守广州城西离明观海口,先后在白鹅潭、泥城等地与英军作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