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石达开要了兰芳共和国63(1 / 2)

石达开没有幻想英国会放下复仇,他在接见兰芳共和国的求救使者。石达开答应他们的请求,同意兰芳回归华夏。

他说,不能再允许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允许西方洋人在餐桌上、而华夏人只能在菜单里。

冯华夏在五大香山家族的引领下,查抄了广州十三行,收获巨大,白银无数,粮食堆积如山。花了十几天,连一家财产都没算清。

石达开命令冯华夏在广州城开仓放粮,李世贤负责把白银运到香山,设汉王府银库,作为黑旗营的财产,负责兑换汉王币。

现在江门军校学生,有很多地主孩子,石达开很重视学生们的团结,有时间就给江门军校学生上课,你听,又开始了!

你欣赏艺术品,那是你的世面。牛娃在山上奔驰,那是他的世面。

什么是没见过世面?指责放牛娃不懂艺术,或者放牛娃指责你不懂放牧都不是!城里的孩子见过车水马龙,乡下的孩子见过满天繁星。

所谓“世面”,只不过是你能看到的表面现象,你们谁又比谁更见过世面?

世面就是坦然的接受,千奇百态的人和事,你们还是学生,怕被人说没见过世面,这是不对的!

朱门酒肉臭,山珍海味,这不是世面!路有冻死骨,雨雪风霜,这才是世面!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是见没见过世面,而是能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

同时,苏家主按照石达开指示,按照官府名册抓人,男的杀掉,女的交给五大香山家族处理。

葡萄牙人罗三哥也和香山五大家族在广州设水陆衙门,筹划海关征税。

石达开还下令,秦日纲出任海外省高官。没错,秦日纲的位置很尴尬,国公吧,功劳不够,师长吧,他的资历又太高。

秦日纲为华夏流过血,他为黑旗营立过功!石达开左思右想,干脆到海外去开土拓疆。

秦日纲在忙着找幕僚陪他去兰芳共和国,他还给石达开建议,在海外设玄门分部。

海军出发前,张钊把义律人头放下,终于为父亲报仇雪恨了!

张钊哭了一场,让僧人诵经,排下许多祭物。五七个僧人,从小山转到桥上。兵士们早就摆下黑猪白羊,金银祭物,点起香烛。僧人们摇铃念经,祭奠张钊父亲。

张钊跪在坟前,“爹,愿父亲在天之灵,佑儿平安。”

说着,他拿起义律人头,扔到火里,又把衣袖掀起一块,当场斩下!“儿子今天发誓,为汉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等我回来,一定给父亲大人重修陵墓!”

石达开宣布,兰芳共和国为华夏海外省,任命刘阿生总长为镇南将军,南海侯,调任广东总管。

张钊率领海军第一舰队,保护秦日纲带一千黑旗营去上任,海军第一舰队,驻扎兰芳,全军出击保卫海外省。

兰芳共和国,成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是南洋华人创立的。

1776年,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与陈兰伯,在东南亚西婆罗洲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类似于东印度公司。

1777年,“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罗芳伯担任国家元首“大唐总长”,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

共和国建立,名誉总制是大埔县的陈兰伯,实际首任总制是罗芳伯。

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这种漂洋过海,南洋谋生的移民浪潮史称“下南洋”。

“下南洋”在福建、广东、台湾一带也称“过番”,指到南洋一带谋生。

中国人的南洋路,到了清朝,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

“闽粤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福建、广东一带在当时较穷困,人多地少,老百姓生活难以维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