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平军十万大军打武昌53(1 / 2)

此时的太平军,可没有石达开强大,他们还在大路上奔跑。离开长沙后,太平军经宁乡去往益阳。

太平军从长沙向北,可以顺着湘江就可以杀入洞庭湖,为什么走了很长的陆路,绕了个大弯往西北先攻益阳,再从资水进入洞庭湖?

原来长沙围攻失败后,太平军高层开会,大家又开始慌了,最后还是杨秀清,提出经益阳前往常德,再从常德占据湖北荆襄地区。

之所以选择这样走,是无奈之举,太平军也想走水路,可是这时候的问题,是他们没船。

他们在全州抢来的船只,全折在江忠源手里了,长沙打不下来,没有水上交通工具,就没办法利用湖南的水系快速行军。

太平军运气又回来了,益阳有很多船。

华夏二年年12月3日,太平军主力到达益阳城外,此时的益阳还是个县,知县是李鸿章的弟弟李瀚章。

这哥们听到太平军进入益阳地界,早撒开腿跑长沙去了,只有五百团练在城外白马山,跟太平军意思了一下,一触即溃。

清军退退退,太平军自然是进进进,萧朝贵经资江刘公滩水浅处,徒步过河,轻易拿下了益阳城。

太平军进城后,照例烧庙宇,并开仓放粮。刚走完流程,屡败屡战,大清忠臣向荣,带着追兵,又又又来了,囤兵城外陆贾山。

向荣都是火枪怎么办?太平军火枪弹药已经用尽,萧朝贵的回答是,没有火枪就不会打了?撸袖子,刀在手,赶我走,那就肉搏!

没错,用冷兵器对战火枪,这需要大无畏精神!萧朝贵当然不缺勇气,见到手下败将又来送经验值,也不客气,分兵三路进攻陆贾山,力摧敌阵。

萧朝贵如视天光破云,率军冲锋,不惧刀枪所阻,登锋履刃,何妨马革裹尸。

萧朝贵的勇敢,可用断剑重铸之日,便是英雄重来之时!太平军太猛了,打得向荣老头子哇哇叫。

萧朝贵太猛,就问向荣还敢不敢来!清军败退,太平军紧追不放,斩清军总兵纪律于茶亭街桥下。

向荣败仗打多了,也是经验丰富,夺命狂奔,太平军再追,将向荣一口气从石头铺,追到沧水铺才罢休,连追四十里地,一路杀清军千人。

要是搁别的将领,一而再再而三,被萧朝贵反复羞辱,心态早就崩了。但做为大清忠狗,向荣韧性很好,六十岁还在战场上这么玩命,被摁在地上反复磨擦也没爆心态,老头子已经很不容易了。

其实不是向荣有多差,他要是真差,吃这么多败仗,早被咸丰换下来了。

向荣在清军里属于特别能打的,前期镇压天地会起义,他是战绩最出色的老靓仔。

实在是清军绿营战斗力太拉垮,打打毛贼还可以,遇到硬茬就暴露出真实水平,而萧朝贵和太平军足够勇猛,两边遭遇属于降维打击。

不是向荣不努力,萧朝贵太猛,向荣真的已经尽力了。

那绿营打仗,为什么这么拉垮?

其实是满清需要他们这么拉垮。没错,是满清需要,不是太平军需要。

清时绿营一般在60万人左右,是八旗兵的三倍,在八旗入关迅速腐化。清绿营的高光时刻,是在镇压三藩之乱和平准噶尔。

满人素来防汉第一,生怕这支汉人军队造反,等到天下太平,便故意削弱绿营的战斗力。

满清故意给绿营极低的薪资,绿营士兵主要分守兵、战兵、马兵三个等级,马兵月薪2两银子、战兵月薪1.5两,守兵仅1两,守兵的收入只相当于一个地主家长工。

这个月收入还包括了士兵的伙食费、军装费,马兵甚至包括了马匹的饲料费,根本只能勉强度日。

如果加上军官克扣,那这日子就更没法过了。

满清还有个奇葩规定,绿营日常训练的费用也得士兵承担,像火绳枪的火绳、装火药的袋子这些当兵的自己出,大家就故意不训练,以致军备废驰。

因为军饷太少,绿营兵有的出去做生意,有的出去打工,想尽办法多赚点钱养家,以致于绿营越来越不像一支军队,而像是一支临时警察队伍。

他们只能抓抓小偷流氓、催缴钱粮、征派徭役,平时偶尔去削一下盗匪就是武力极限,弄不好还得干守陵、码头搬运这种杂活。

满清还给绿营世袭制,老爸死了儿子当差,那年头工作难找,有一份稳定的固定低薪,总比没有薪水好,这就使绿营长期保持这种“稳定的低下战斗力”。

为了防止绿营造反,满清把绿营军驻扎分得极散,少的十几人,多的上千人,而八旗则是集中驻扎,方便随时扑灭绿营反清。

总之满清在设计全国行政、军事、文化、经济框架时,一律以“防范汉人”为第一原则,故意使汉人的教育、科技、军事保持极低的水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