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萧朝贵战长沙41(1 / 2)

石达开兵围桂林,开始围城打援。清军在屁股后面跟着,杨秀清带着北上湖南的太平军,就是没有雨伞的孩子,他们只能和时间赛跑。

太平军离开全州,进入永州时,清军已截断湘江上的桥梁,无法过河。

杨秀清和萧朝贵商量后,只能向南进入道州(今道县),在湘南休整。

太平军在道州可没少做事,宣传教义、捣毁庙宇,洪秀全和杨秀清在争论,该往哪里去?

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处理大事,除了天父下凡和天兄下凡外,采取民主商议制,杨秀清也不能真的做独裁者。

以前,冯云山出主意最多,他确实理论水平比其他人高出一截。既读过书,又下过基层,有理论有实践,脑子里比其他人有货。

现在冯云山跑去跟石达开回广西,剩下的四王慌得一批。洪秀全主张杀回广西,或者杀去广东,也好衣锦回乡。

韦昌辉主张进入四川,宣传拜上帝会,稳定基业。萧朝贵懒得动脑子,他负责杀戮。

杨秀清认为,当年李自成的教训还是要吸取,不能一直做流贼。他主张打大城市,最好可以拿下长沙,武昌,再定大事。

洪秀全被说服了,不过他主张拿下河南,在洛阳建立天国。大家终于谈完了,除了具体去哪不定,向北走是统一了。

太平军确实比清军能打,向道州周边进攻,占领了江华、永明、嘉乐、蓝山、桂阳、郴州。

洪秀全发布了《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谕》三篇檄文,号召老百姓跟着打清妖。

檄文影响很不错,有两万人加入了太平军。但汉人当中的知识分子有点不乐意,太平军搞基督反儒家的做法,可恶!

曾国藩后来攻太平军时,就写出针锋相对的《讨粤匪檄》,怒骂太平天国不尊孔孟和读书人,誓要跟太平军干到底。

满清统治下的汉人高官,虽然身为满清的高级打工仔,但还真把自己当主人了。

石达开认为,通过尊重儒教能争取一部分在野读书人,华夏人不打华夏人。

所以还是那句话,冯云山不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政治水平太低,不懂得变通。用萧朝贵的话说,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攻占郴州后,太平军还是有收获的,一千多名挖煤工人加入,正式建立了土营。

这是一支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兵,会挖地道、炸城墙,为以后攻取城池准备了条件。

新加入的太平军,还有能工巧匠,利用手中的铜铁资源,打造了三百多门大炮以及大量兵器,使整体军力又上升了一档。

在湘南休整的这些天里,和春率领一万五千人到达道州,曾对太平军发起进攻,但战斗力太弱,简直是挠痒痒,被太平军轻松打退。

清军正面作战能力极差,这伙人只能尾随太平军,太平军走到哪他们跟到哪,打又打不过,撤又不敢撤,只能跟屁虫一样跟着。

太平军在道州补充了兵源和武器后,杨秀清手头有了十万兵马,战斗人员约五六万人。杨秀清昂天长笑,壮怀激烈,决定先拿下长沙城再说。

西王萧朝贵,还是前线指挥,负责突袭长沙。长沙城只有八千守兵,还是治安队水平,而且长沙城墙破败不堪,已经破得不像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