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石达开对太平军失望了(1 / 2)

石达开还不想现在就单干,他要求讨论下一步的战略,杨秀清和萧朝贵却知足了,还说知足常乐!石达开也无奈,军权是三个正军师负责。

军师这个岗位,也是太平军的独创。太平军主力是底层贫苦农民,获取知识主要源于评书、戏曲。

而诸葛亮刘伯温的身份是军师,太平军很珍惜“军师”这个高级职称,很舍不得颁授给下级,后期出现很多人封王,但不能封军师。

太平军到了永安的人马,有三万多人,能实际投入战斗的约七八千人,手头只有一小块勉强生存下来的根据地,大部分教徒还过着吃粥缺盐的日子,生存环境恶劣。

石达开不想单干的原因很简单,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他希望团结太平军,一起干清妖!他建议,太平军低调求生存,像朱元璋那样“广积粮、缓称王”才对。

洪秀全在永安很忙,组织了一次科举考试。当年他四次参加科举,四次名落孙山。如今他做主考官,也算是圆了当年的梦想。

小小的永安州,哪有士子前来应试,最后考取状元的人是冯云山。

洪秀全在永安又是封王,又是开科举,小日子过得不错。

冯云山忙建制工作,还陆续搞出了“圣库”、“太平历法”一堆东西。

这半年里,冯云山不容易,建立了一套政府班子,按照周朝时的模式,还搞了内廷制度和朝廷礼节。

团结不重要了,强者注定孤独!石达开终于失望了,烂泥扶不上墙,杨秀清不足谋大事!

太平军的军事水平还不错,当然跟清军对比,如果和江口镇比较,石达开觉得一般。

清军此时拉垮到内部吃空饷、高级官员内斗、抢劫周围百姓、纪律散漫、贪污横行,战斗力极衰弱,比黑社会还黑社会,拉垮到不敢和太平军正面交锋。

石达开最后一次建议,北攻柳州,但是杨秀清的想法是走一步看一步,先活下来就行。

太平军队伍里头全是敢打敢拼的凶狠文盲,他们不理解石达开,绝大部分人也满足在永安过日子。

太平军在永安建“天朝”,杨秀清封东王九千岁、萧朝贵封西王八千岁、石达开封南王七千岁、冯云山封北王六千岁、韦昌辉封翼王五千岁。

秦日纲为天官丞相,胡以晃为春官丞相。其中东王最大,除了石达开外,各王都得听东王的。

洪秀全只是称王,并没有称帝,甚至后面定都南京后,他也一直没有称帝。

他想称帝,但是太平天国没有绝对核心,无法构成君臣关系,大家手里头股份差不多,形成了相互制衡,所以洪秀全一直是“王”,并不是皇帝。

其他参与金田起义的几万名元老,被许诺凡是跟到“小天堂”的人,将来可以“累代世袭”官职。

“小天堂”具体在哪里,一直是含糊不清的,就像公司老板跟大家说我们会上市,但具体哪年上市,老板也说不清。

太平天国的官职,从高到低依次是: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和两司马。

这是一份十分古怪的官职命名,两司马源自《周礼》里的兵制,官名夹杂着农村民办教师与文盲会员的共同认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