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石达开夜战周凤岐(1 / 2)

金田起义后,洪秀全负责搞定神权,冯云山负责政务和内部协调,杨秀清,萧朝贵和石达开负责军权。

杨秀清掌总,大家没有异议。石达开的威望经过救主之战,也得到了大家一致肯定,在太平军中,和萧朝贵的地位基本上是并驾齐驱。他们两个不但能打,还有军事指挥能力。至于神权,萧朝贵有天兄下凡,石达开也有天使垂青。

至于太平军的五营,还是各管各的,冯云山带的后军,主要是老人孩子,不参加作战。

杨秀清负责中军,大局有需要的话,可以指挥石达开或者萧朝贵。萧朝贵的前军,韦昌辉作为萧朝贵大将,指挥右军,而石达开只有左军。从兵力这方面说,萧朝贵还是略胜一筹。

洪秀全有着清醒的认识,大小要事都是杨秀清和冯云山做主,他把时间用在神学研究。

此时的广西,钦差大臣李星沅抵达桂林,他了解情况后,知道太平军不是疥癣之辈,绝非流窜多年的天地会可及。

李星沅将钦差大臣行辕设置于柳州,催促广西提督向荣,向金田一带的太平军发动进攻。

太平军虽然内部已经有了勾心斗角,但是清军内部更加复杂。满人和汉人不对付,文官和武将也有冲突。

广西提督向荣,他根本不把钦差大臣放在眼里,他的后台是满人直隶总督琦善。

向荣本来是湖南提督,他已经平定湖南李元发起义。广西天地会闹事,向荣如同救火员,出任广西提督。

向荣抵达广西时,全省11府有8府爆发起义,可谓是义军遍地。

向荣毕竟是老将,他采取步步为营,陆续剿灭庆远、横县、象州天地会。

此时,向荣也发现了,广西土匪并非只有天地会,还有刚集结的太平军。

向荣通过当地官府,确定太平军没有流动作战。他派李殿元采用稳打稳扎的方法,在金田外围构筑工事,遍插木桩,准备围死了再A过去。

金田通往外界的道有四条,东边的江口镇、南边的郁江、西北的武宣、东北的平南县。李殿元的部队驻扎在花洲村不远,江口镇清军团练在集结。

太平军将士已经蓄发易服,头裹红巾,身穿短衫。而清军狗尾巴辫子耷拉着,双方在江口镇对峙。

洪秀全担心被清军合围,急令杨秀清派人进攻李殿元。杨秀清命萧朝贵和石达开兵分两路,打退清军。

作为穿越者,统兵是什么体验?对于石达开来说,没有啥感觉,还没在实验室做个实验累。

大家也没有异议,萧朝贵虽然觉得石达开不会带兵,但是上次莽赢了,也没话说。于是杨秀清安排石达开从左,萧朝贵在右,他领大军在中作为照应。

石达开是穿越者,上次莽是因为突袭,这次面对阵容强大的八旗军,还是很谨慎的。要是换彭大顺,估计又是莽上去。

江口镇为水陆交通要道,清军重兵把守,杨秀清正面强攻。石达开选择附近的一条山谷小路,准备绕到清军后面突袭。

“军师,让我先带人出发吧。”

这次出兵,杨秀清安排石达开带着秦日纲和林凤祥,统军两千。

“接下来的战斗,还有劳各位兄弟了。”石达开拱拱手,语气平和。

“这次只要打跑官军就行。”

石达开平和的态度让几个兄弟开心,秦日钢都愣了一下。

平时石达开可是非常眼高于顶,除了和洪秀全,冯云山以及韦昌辉走动密切外,看不起很多兄弟。据说,即使萧朝贵都和石达开有不小的矛盾,彼此关系非常僵。

现在看来,传言还是不能作数,这石达开人怪好的。

啥也没收拾,石达开就率领兵马出发了。

罗简位于花洲村西面,是通往金田的门户。

此处若是被清军掌控,那整个金田便是清军的囊中之物。一旦丢失,清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力量进入,最终打下金田。

而石达开的想法就是,快速拿下来敌。行军一日,便来到了罗简村小河对岸。

罗简西山是山群中的一个小山,两边的山高,山路陡峭难行。不过整个小河就像一个葫芦,河边宽度足够展开了。

在这罗简对岸的正中间,清军建立着一座营寨。

虽说是草草建的,但看上去还是非常坚固的。

顺便一提,依山傍水,石达开这个外行人都感觉,这是驻军防守的理想地点。

“这么好的优势,要是粮食足够,怕是想输都难。”石达开骑在马上,眉头皱成了一团,心中不由泛起了嘀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