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629(1 / 2)

  结果可想而知,魔法与修道是两个体系,她什么都没研究出。

  高长松的面庞浮现在镜中,短暂的寒暄后,高香兰将事情娓娓道来。

  听说高香兰没受伤,他先松口气,听完后,高长松思索道:“这事儿我记下了,待会儿就去找盟中人商议。”

  他敏锐地意识到,西梁女国是东洲远离本土的战场,他们与天庭或将有一场对决。

  高香兰知大兄不可能拍板,点头,挂断电话。

  高长松也是靠谱的,立刻去找人。

  他说的“盟”,类似于西方议会,东洲眼下的政权体制有些微妙,倘若找个现代参照物,最接近的是君主立宪制。

  各门派的掌门、盘踞一方的大能、大商人、地主、小市民阶层代表等组成“盟”,有点议会的意思。

  只可惜在封建制度下,修为精深的大佬与平头老百姓不能真站在一条水平线上,眼下市民阶级发展快,一是东洲整体国力发展迅速,从指缝里漏出一点点残渣,就能将小市民、佃农喂饱。

  东洲与南州的基础条件差不多,土地肥沃,灵力充沛。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构建出独树一帜的耕织文明,生长于此地的人更加平和,也更加善于忍耐,绝大多数百姓缺少追求更好更强的野心,而着眼于能看得见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吃饱穿暖已足够了,丰富的精神享受远超出他们的想象,对蓬勃发展的东洲,他们说不出半句不好,正因此,也不会更加奢求。

  至于第二点,是因高长松积极地为小市民、为佃农、为平头老百姓争取权利。

  言归正传,东洲盟在适应现有体制的前提下运转良好,绝大多数的参与者信奉无为而治,就那么点时间,他们宁可去修行。

  实际上,东洲是靠着庞大的基层官僚来运转的。

  然而,紧要关头,这些大佬们还是要统一意见的。

  高长松地位超然,他不是修为最高的,却是最富有的,甚至被视为最聪明,最具有超前视角的,原因无他,东洲的几次改革,无论是技术还是体制上的,领头人都是他。

  久而久之,他也树立了神秘形象,如大智大通一样,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东洲盟有自己的基地,是一座磅礴大气的园子,只可惜,这里的人不怎么多,除非有要事,必须集合,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呆在自己的地盘。

  高长松跟小猫三两只点头后,用密法通知其他参与者,要求召开会议。

  结果,除却那些闭关几十年的,能到场的,都到场了。

  他将高香兰的事一说,再聚众讨论、投票,不用说,绝大多数人都赞同帮西梁女国一把,最好将她们争取过来。

  甚至有人提出,实在不行的话,东洲也可以为西梁女国提供避难援助。

  对自己人,必须大方。

  确定了大方针后,剩下则是细项讨论,派什么人去援助,派多少人去等等。

  他们可不敢把人全分出去,一旦人去楼空,天庭十万大军压境根本挡不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