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623(1 / 2)

  好像不是,自古以来,他们所蒙受的教育便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神仙的地位比皇帝更高,当神仙震怒时,人不就只能匍匐在地上,用供奉平息神仙的愤怒了吗?

  仿佛在跟自然伟力做对。

  可对玄奘来说,并非如此。

  他对神仙的要求远高于人间帝王。

  这很正常,在他这样虔诚僧侣心中,神佛已成为符号化的形象,他们流传在人界的传说只有惩恶扬善、布道济贫,除却哪吒那样的儿童神,哪个神仙会是恶的?

  而人间的帝王,学过历史的都知道,皇帝能平庸已是上上签,励精图治的能被称为千古一帝,一个朝代都没几个。

  对玄奘来说,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他愿意办水陆法会,让自己去西天取经,大唐在他手上走向繁荣。

  可他绝不是圣明之君,不说别的,光老李家的那些事,足以证明他私德有亏。

  这致命吗?绝不,他只是人,哪个人会完美无缺?

  然纵观历史,那些飞升的神仙,在做人时都留下功绩,经过史书的重重美化,几乎成为圣人。

  玄奘不是史学家,不会去考察史料的真实性,且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神佛是圣明的,是完美的。

  因此,当他们展现出比人族还要小的心眼,睚眦必报时,就格外不能接受。

  西行路上的一切让玄奘对神仙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他们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模样,人不必全然地爱他们、敬他们、虔诚地提供信仰。

  乌鸡国国王一家的悲剧,是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文殊菩萨玩弄他们,与妖怪捉弄人没有区别。

  而高香兰,或者说西梁女国对雷公电母的行为,只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罢了。

  当然,也要确定,他们不是主动挑衅神仙,对神仙不敬的。

  此时,玄奘心底又响起另类的声响。

  他诘问自己,对神仙不敬了,神仙就能惩治他们吗?

  既不是绝仙根,让神仙陨落的行为,又何必降下狂风暴雨,使粮食欠收,断绝百姓的生计呢?

  这些复杂的思绪终究化为一声叹息,玄奘说:“去觐见女王吧。”

  或许,高香兰能为他解惑。

  ……

  西梁女国热烈欢迎玄奘到来。

  女王看见俊秀的御弟哥哥,娇羞得红了脸,似乎很想上演原著剧情。

  奈何陈玄奘胸怀天下,实在没空儿女情长,他只看了女王一眼,视线就移至高香兰身上。

  他见过高长松的两个妹妹,各有千秋。

  这里的千秋指的不是她们的美貌,而是超脱容色的其他产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