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404(1 / 2)

  “到时候我把文章贴棚屋那,肯定引起轰动。”

  孙元日他们脖子缩起来了,虽能理解高长松的意思,却还是道:“不能够啊,如果给人知道是我们写的,那还不被扁死。”

  别的不说,中山书院的学子就很重视天下第一武道会,甚至有人逃课去看会的,夫子愤怒地狂敲竹杖,恨不得把逃课学生通通打出去。

  他们这群人应在正书堂兼职,很受欢迎,只因他们拿票有优惠,知道更多小道消息。

  了解同窗们的狂热,他们哪里敢贬斥群众的偶像呢?被发现就不得了了。

  高长松道冷酷无情:“要么你们合力创作下,不行就改换文风,不被发现就行了。”他宣布,“反正人都在这,知道的都是共犯,快些诹几篇文章出来。”

  这时他就展现出残酷资本家的嘴脸,只要结果,不听过程了。

  孙元日他们没法子,被关了小黑屋,一挥而就后,都不敢回头看自己写什么。

  看高长松很满意似的,逐字逐句读过去,还抹去满头满脸汗道:“绝对不能给人知道是我们写的,否则在书院就过不下去了。”

  高长松道:“肯定肯定。”趁着月黑风高时,摇醒啄木鸟,让他们去贴小报。

  *

  次日一早,几篇雄文一经出世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差点没把棚屋给点燃了。

  好在高长松比较有先见之明,安排了武力值较高的志愿者把手,没让愤怒的群众一口火将雄文烧化。

  在高长松看来,这几篇几乎能算是了不得的檄文了。

  愤怒的粉丝们看主办方不愿意撤离,决定用新小文刷版,高长松每天都去看,这些小文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有引经据典的吹捧,也有充斥着民间俚语的唾骂。

  眼下言论是非常自由的,无论文风狂放与否,他都兼收并蓄,就是那贴文章的木板不够长,不够宽,很快便立起了第二块、第三块、第四块。

  高长松看这气氛更加火热,一方面高兴,另一方面他抽空整理大包小包,往白鹭洲书院送。

  白鹭洲书院固然只有寒暑假,可他们平时也有休息的,一旬休一日,比后世上学严苛多了。

  倘若是外地的学子,会趁着休沐日洗洗刷刷,再出门逛逛看大安风景,本地的学子更多是会回家。

  ……

  白鹭洲书院不仅大,建得还很雅致,山门外是清一色的青瓦白墙,山门外的“白鹭洲书院”乃是御赐亲笔的五字牌匾,是东华国开宗皇帝的笔墨。

  内部又分教学、藏书、祭祀、园林四大建筑格局,堪堪一旬,尚不足高玉兰将院落跑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