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312(1 / 2)

  而扬州的修士们呢,也很开心,底层的修士得到大佬的指导,都要激动哭了,与她差不多的修士得到拳脚交流的机会,想着强中自有强中手,打打更健康,也很高兴。

  修士都不缺银子,他们原本想指导,必定要大出血买天材地宝,眼下难度大降,实在是好。

  好在叶澜不贪,没被挣快钱的法子迷住眼,她只是按按将这方法记在心里头,等谢自然跟窦亮启程时,怀揣着满兜的银子,一同往长安去了。

  *

  等入长安,各有各的事。

  窦亮在长安未置宅,他一直住在位于布政坊内的福祥观。

  这门派不大也不小,学的是上清功法,然而只得了一个皮毛,他们真正的看家本领是“道医”。

  这可是门好功夫,福祥观能续存多年横跨几个朝代,就是因一手医术。

  古代巫医不分家,这个巫,指的是广义上的巫,狭义上的巫指的是能与神明沟通的人,特指民间与神鬼之时相关的人。而广义上的巫,恐怕将各行各派包括在内了。

  道医的“道”,也包含在巫的大类里。

  那道医研究的核心是什么呢?无非是《黄帝内经》与阴阳五行说,以这二说为基础,辅以各色医学知识,能将二者融会贯通的,才能称为道医。

  窦亮对这不感兴趣,医的部分学得很差,但他也知道门派里卖固精补气丸药卖得那叫一个好,他们还会提供起长期疗养之能的药膳之术。

  卖丸药,其实就是商业行为,可主顾给钱不是钱,那叫布施费。

  他们布施费得太多,又对正经修自身没什么太大热情,这才会催生出如窦亮这般的商人,因为卖丸药挣得实在是太多了,就想挣更多。

  从这角度来看,他们也是沾染了人世间的利,不够纯粹。

  窦亮回福祥观是因为他的家在这,他在此度过了漫长的童年以及少年时代,此外他现在对外销售东胜神洲的货物,也是有福祥观背书的,他是个知恩图报的,怎么能不回来看看?

  福祥观的道长勉励他:“你从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也很聪明,相信你假以时日会跟灵宝派的高十二郎一样,做出一番事业。”

  又不无羡慕道:“高十二郎给灵宝派寄了很多足袋,还有毛线衣,他实在是大手笔,那毛线衣现在长安价值上千,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他却慷慨地送给师父师叔。”说到这带上了一丝抱怨的语气,“你是没看见,那葛老汉成日里穿着毛衣招摇过市,头昂得比公鸡还高,一点修道人的矜持都没有。”

  葛老汉的意思就是现在的葛老头,其实葛朝阳鹤发童颜,看上去还是一名俊朗的中青年,是福祥观的道长看他不爽,才用了蔑称,多少有点他为老不尊的意思在。

  窦亮也不全然顺着师父说话,他知道对方只是想抱怨抱怨,没安什么坏心,就说:“您也甭说他,要是换作您,我给您搞这么一件衣服来,还不是隔日就会穿上会朋友?”

  师父的心思被说中了,猛地跳了起来,窦亮一边安抚师父,一边说起一路上的见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