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年假·上251(1 / 2)

  杜家人提前得了信, 早早候着了,然而看见一牛车年礼时, 还是惊的失了声。

  村民羡慕不已, 催促杜老爹道:“快请人去家里坐啊。”

  杜家人如梦初醒,赶紧把人领回屋, 汉子将杜长兰写的家书交给杜家人, 歇息片刻就走了。

  村长和族老识趣的将其他人带走,没想到杜老爹此时叫杜成礼念家书。

  年礼颇多, 然长兰今岁才入仕,这若是不说个清楚,还不知道传什么难听话。

  若是家书上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以成礼的聪慧,临场现编也使得,总之他们要拿出像样的理由。

  杜老爹用自己的生存智慧,努力帮小儿子扫清顾虑。

  但显然杜老爹多虑了,杜长兰比他爹想的周到, 详细讲述了置办年礼的银钱来由。

  杜成礼又惊讶又佩服:“小叔说他如今入六部观政了,但还保留翰林院修撰的官职, 相当于他一个人领两份月薪。”

  奉山村的村民不懂官场官职,但最后一句他们听懂了,同样的一个月,长兰比一般人多领一份月钱,难怪能给家里置办年礼。

  “我就知道长兰了不起。”

  “那孩子从小就有出息,连尿尿都比同龄孩子尿得远。”

  这粗俗的玩笑话引得众人大笑,杜老爹打开几样年礼,并非金银等贵重之物,而是一盒个大饱满的红枣。

  桌前的阿婆瞪圆了眼,脸上的褶子因而挤压的更深,她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盒子,“我的个天爷啊,我活了几十年第一次见到鸡蛋大的枣子,不敢想是啥味儿啊。”

  这话引得众人共鸣,杜老爹环视四下,咬咬牙道:“这些年也劳众人照看长兰,如今他寄回年礼,大家也尝个鲜。”

  众人没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虽然每家只领到一个,也足够他们欢喜,这红枣忒大了。

  杜老三厚着脸皮多要,眼见实在从哥哥这里扣不出来了才作罢。

  随后众人又瞧见上京的时兴料子,烟丝,饱满粒大的枸杞,以及风干的鸡鸭,虽然东西瞧着多,但都不是太贵重的物品,以杜长兰的月银,往家里送这些倒是合情合理。

  众人瞧了热闹,心满意足离去。村长离开前对杜老爹道:“大郎二郎孝顺又勤奋,长兰远在上京也惦记你们,你这福分真是羡煞旁人。”

  杜老爹想要摆手谦虚一下,可翘起的嘴角怎么也压不下。

  等到外人离去,只剩自家人,杜老娘气的捶打杜老爹,“长兰在外面累死累活给你攒点东西,你充什么大方送人。”

  杜老爹梗着脖子,强撑道:“都是乡里乡亲,哪里好一毛不拔的。”

  天知道他将枣子给出去时,心都在滴血。杜老爹也没见过那么大的枣子。

  杜老娘抚摸着布匹,喃喃道:“你们只瞧着长兰领两份月银,怎么不想想长兰做两份活。你们……”

  “奶奶.....”杜成礼弱弱打断杜老娘的话,“小叔说了,他虽然领两份月薪,但他只做一份工。而且他同崔家合银买了一座宅子,离他办公的衙门很近。”

  堂屋内诡异一静,杜老娘涌出来的眼泪盈在眼眶,不知该不该落。

返回